fanfan.jpg  

人際吸引其實只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接納的預言”聽起來有些神祕,其實卻很簡單︰當我們認為其他人會喜歡我們,我們對他們的回應會更熱烈,這樣會讓他們更加喜歡我們。當我們覺得別人不那麼喜歡我們,我們的行為會更加冷淡,他們也就會不喜歡我們。

這其實就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因為如果我們期待被接納就會被接納,期待排斥也就得到排斥。這個原理可以非常直觀的用來解釋人們是怎么開始互相喜歡(或不喜歡)對方的。不過關於接納預言這個問題,心理學家還在驗証它的真實性。

當然,個人和文化差異也會讓我們感覺這條原理模糊不清,有些人關心別人是否接納自己,而有些人則天生更容易接納別人,暫且把這些差異放在一邊,我們假設一下,兩個相同的人唯一的區別是一個預期別人會接受她而另一個則預期希望她的拒絕。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的一項研究指出目前對接納預言這個問題心理學家一致認為我們對真誠熱情的人有更積極的回應。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Dr Danu Anthony Stinson發現人們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的熱情可以預測別人對他們的喜歡程度。
見到你很高興

心理學家想看看接納的預期是否確實能增加我們對他人的熱情。他們對一組男性被試說︰這些將要跟他們見面的美女有些緊張,有些擔心他對她的印象。當這些男性發現見面的女生緊張不安,讓他們自我感覺比較好。這使得這組男人對交往更少焦慮,回應也更熱情。另一組緊張的手心出汗的男性只被告知他們將見到的女性的基本訊息,這些對於緩解他們被拒絕的焦慮基本沒起作用。

結果顯示,當被拒絕的風險較低,男性會更熱烈的和對面的女性交談。相比那些害怕風險人際冷淡的表現,這種特別的熱情也使觀察者更喜歡他們。

因此,這提供的證據表明,接受的預言是正確的。預期被接納的人會對陌生人更熱烈,因而也更加討人喜歡。
社交樂天派還是悲觀者?

不過,對本研究的結果有一個例外。有一類人並沒有受到實驗分組的太多影響,這是因為他們已經預期被接受,這是一些社交樂觀主義者。他們已經擺好被接納的福祉姿態,並且通常會發現他們的確被接納了。社交悲觀主義者則要面臨著“自我實現的預言”的另一面,預期會遭到拒絕使人回應更冷漠,對他人有更多的防禦回應,這真的會導致別人的拒絕。 “嗯,”社交悲觀者會咕噥著說,“我就知道他們不會喜歡我”。於是,結果如他所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