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A13EA4E712FE26584288D5AC80931_240.jpg

一位朋友在博客裡提到為人熟知的阿蘭德隆,這位在法蘭西也同樣是風雲人物。曾經有段時間不少短劇在嘲諷他。原因之一就是他在說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不是用第一人稱而是第三人稱,張嘴就是︰阿蘭德隆認為…. 很多法蘭西人很鄙視這種說法,畢竟該自己的事兒不用第一人稱是件讓人譏諷的事兒。而且對人不禮貌。你可能會猜想一個演員或者主持人這么做,確實可以不斷加深觀眾對他們名字的印象。那麼一個普通人這么做會是什麼原因,又有什麼作用呢?

大多數心理學研究者不理會第一人稱的解釋──人們自己講述的人生故事。畢竟故事總是故事,人們在不同場合,對不同人說的人生故事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不過10年來,一些心理學家說,人們對自己人生故事的講述也應該包括在對他們性格的描述中。最近一系列的新發現正在幫助這些心理學家證實這一點。

h3. 人們的自述影響行為

  已有研究發現,慷慨大方、有公益意識的人雖然可能社會背景不同,但他們講述自己人生故事卻有一種相似的特徵。同樣,那些透過心理治療擺脫心理疾病煩惱的人也有差不多的講述模式。
  “當我們最初開始研究人們的人生故事時,大家都認為是沒用的好奇心,”美國西北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丹‧麥克亞當斯說,“我們發現,人的這些自述每時每刻引導他的行為,不僅影響到他如何看待過去,還影響到如何在未來看待自己。”   研究者已經發現,人類的大腦對敘述性的構造具有一種天然親和力。人們如果在一個故事的環境裡碰到實際情況,要比用清單模式記得更加精確。如果法律論證用一個故事的形式出現,人們就會覺得比單純的判例更讓人信服。

h3. 不同人的故事反映不同性格

  當實驗參與者講述人生故事時,心理學研究者錄音和記錄下這些故事。
  研究者分析發現,人們現下生活的內容和他們的人生故事之間有著強烈的交叉關係。那些存在情緒問題的人總擁有美好的記憶,但是那些記憶中的場面通常含有灰色的地方。比如婚禮本來是十分完美的,但是伴郎因為喝醉突然倒在地上。每一個這樣的故事結尾,似乎總有這么一點遺憾。
  不同的是,那些在公益意識測試中得分很高,樂善好施的人,往往用相反的順序看待自己生命中的許多事情,總是苦盡甘來。他們也許在六年級的時候考試不及格,但是遇到了好老師,在七年級的時候成績變得很好。   每個人講述的故事本身各不相同,不過關鍵是,敘述的話題總會對他們的行為有影響。麥克亞當斯說︰“當涉及重大選擇時──我應該和這人結婚嗎?我應該接受這份工作嗎?──人們會暗暗地借鏡這些故事,不論他們覺得有用還是沒用。”

h3. 自述讓人感到自身力量

  從定義上說,任何一個人生故事都是一種對往事的重構。然而,研究顯示,人生故事既不是一成不變,也不是變化無常的。它只會隨著時間逐漸改變,和有意義的人生事件緊密相連。
  美國西北大學的心理學研究者強納生‧阿德勒發現,人們對自己接受談話心理療法體驗的描述能夠表明他們心理康復的情況。
  阿德勒意識到,實際上那些已經康復的心理病患關於自己人生經歷的講述都是類似的。他們在福祉感測試中的得分也最高。
  那些在研究中福祉感得分較低的人更可能把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問題看作自己性格的一部份。   阿德勒說,這些發現表明,在有效果的時候,談話心理療法讓感覺無助的人們體會到自己的力量,繼而改變他們敘述的人生故事。

h3. 第三人稱更舒服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些人生故事是如何構築在顯示時間裡的,研究者最近探索人們對最近經歷的回憶模式。一個重要的原素是,人們在回憶時採訪的角度 ──是第一人稱模式,還是像看電影那樣的第三人稱模式。
  2005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測量參與實驗的學生怎樣對壞的記憶作出回應。不論是一次爭執還是一次失敗的考試,這些記憶都是用第三人稱回憶的。調查者們發現,和第一人稱相比,用第三人稱的模式回憶不好的往事明顯不那麼讓人不舒服。   研究的作者克洛斯說︰“我們的實驗表示,用第三人稱的模式把和自己的距離拉開,允許你重新體會過去的經歷,集中注意力於為什麼你會感覺不舒服,而不是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h3. 記憶和自述

  所有上述發現都顯示,人們重新找回記憶的模式,會一天又一天地加深和重塑他們的人生故事。這一過程日復一日,人生故事又會回過來給這些場面添加色彩。   尼克‧韋斯特斯瑞德是一名加拿大大學生。他說,在最終清楚自己是一名男同性戀者後,他能夠帶更多的同情心重新解讀自己的許多痛苦記憶。他20 歲時錯誤看待了和一個朋友的關係。他的那個朋友不是同性戀者。他現下把那段關係的結束既看作是一個痛苦的教訓,可看作自述的一部分。他說︰“我想,如果我表明自己是一個同性戀者,可能就不會把自己放在那個位置上,他也可能不會。”

h3. 【相關實驗】

h3. 探究不同的敘述模式

  心理學家已經向人們展示,解讀記憶可以透過哪些途徑改變人將來的行為。在2005年公開的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大學生回憶最讓他們感覺窘迫的時候。這些大學生往往形容自己在中學的時候不怎么會和別人交往。他們中的一半用第一人稱的模式重新想像自己往日的屈辱,另一半用的是第三人稱的模式。

h3. 角度不同結果也不同

  實驗的結果產生了兩種明顯的不同。用第三人稱講述的大學生對自己的評價是,他們和中學時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變。而在那些用第一人稱講述的大學生中,能對自己有這樣評價的要少很多。研究者提示說,第三人稱的角度讓大學生反省自己人際交往上的缺陷,因此能取得更多心理上的進步。
  而且他們的行為也發生了改變。完成心理問卷後,每一名研究的參與者都在等候室裡和另外一名學生一起呆上一會兒。他會以為另外那名學生也在參加同樣的心理學研究。實際上那名學生卻是為研究小組工作的,他祕密記錄下和研究參與者的談話。這名“雙重間諜”一點也不知道參加研究的學生先前是用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講述自己在中學裡的遭遇。   錄音顯示,用第三人稱講述的學生要比其他參與研究的班聯會交際得多。“在覺得自己已經改變很多後,他們更有可能主動和別人交談,”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的心理學家麗莎‧利比說。她還說道︰“我們認為,在感覺你已經有了改變之後,你會覺得,‘哇,我真的有了進步,’而且這會讓你更有勁頭。”

h3. 影響以後的行為

  利比博士和其他人還發現,用第三人稱模式描述將來的行為可能也會影響人以後會做的事。
  至於這些研究成果是否和不斷改善自我,比如堅持一種飲食模式或者獲得學位、看完一本小說有聯繫,目前還不知道。同樣,專家們說,他們還不清楚用第三人稱描述的模式是否對某些人、某些記憶比對另外一些人或者記憶更加有作用。此外,還沒有人知道,那些根本性的性格特徵,比如神經質或者外向性格,會如何塑造人們對自己一生的自述。   不過這項新研究還是取得了從前未有的成果︰說一個有條理的故事。一個人把自己看作在一部電影或者戲劇裡演出並不僅僅是幻想。對於人們怎樣知道自己是誰,怎樣知道自己可能變成什麼樣,這都是非常根本的。

 

(作者 严洁 国际周刊专稿)mirror.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