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5191050_small.jpg 科學家用純心理學的方法製造出“似曾相識”,為理解這種令人困擾的神祕感覺提供了新的佐証,並可能影響有關人類記憶的基礎研究。

  小時候的某天,我拿到一期最新的雜誌,翻開之後忽然有種奇特的熟悉感︰那版式、封面、文章都像是看過的,雖然不知道是在那裡,我甚至能夠“記得”其中一張植物圖片的具體細節和說明文字。是夢裡見過,還是第六感?我的理性立刻否決了超自然的可能(有意思的是,那是一本科學雜誌),傾向於認為是一種錯覺。──如果你覺得我這篇文章看上去也怪眼熟的,心想“作者又在炒冷飯糊弄人”,請相信,你的感覺跟我要講的似曾相識不是一回事。天下文章一大抄,但作為本文主題的“似曾相識”專指那種確實從未經歷的事物給人的熟悉感。

一見如故

  賈寶玉初見林黛玉,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世間男人看見美女時大都會無師自通地說“我們好像在那裡見過?”不過前者是木石前盟所系,後者無非搭訕的藉口。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曾經在面對某些(可能毫不重要的)事物或場景時產生一種似曾相識感,覺得面前場景極為熟悉,每個細節都曾有印象,甚至 “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但想不起來上次是什麼時候經歷過了。這種令人茫然的感覺通常只持續幾秒,當事人很快就會明白過來,實際上自己從未經歷過。

  根據不同調查,大約50%到90%的人一生至少有過一次類似體驗。它在各種年齡段的人身上都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相對更多一些。人在緊張或勞累的時候更容易陷入這種狀態。這種面對全新事物的熟悉感,源自法語的 “曾經見過” 。這個詞於1876年由法蘭西生理學家  mile Boirac首次使用,一百多年來,相對於其它研究課題,人類對此現象的理解並沒有太大長進。

  與似曾相識相對的,還有一種舊事如新 。明明是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當事人卻覺得從未見過,異常生疏。舊事如新看上去並沒什麼可奇怪的,腦子不好使、忘性大也是有的嘛。似曾相識看上去就神祕多了。許多有過似曾相識體驗的人都認為,這種感覺可能源自某種預知力,或者是前世的記憶殘留到了今生。

  科學家當然不會滿意於神祕解釋,一直試圖尋找其中的生理基礎。然而,這種感覺雖然普遍,但究竟在普通人身上很少發生,當事人在發生之前也全無第六感。對於需要大量證據支援的科學研究來說,這確實讓人為難。科學家只能靠收集人們對此類體驗的複述,其鮮活、準確程度雖不理想,但聊勝於無。

  似曾相識感並不是幻覺,也不是精神分裂等疾病導致的錯誤記憶。患有顳葉癲癇的人會經常有類似體驗,例如日本的一名年輕患者總覺得自己是在重複經歷生活與婚姻中的某幾年,絕望得幾次試圖自殺。這種體驗與普通人的似曾相識感並不相同︰患者堅定地相信眼前的場景曾經出現過,而普通人在短暫的迷惑後會馬上明白這是不合理的。不過這種現象顯示,似曾相識可能與顳葉部位偶爾運作不正常有關。

虛假的熟悉

  以前人們也曾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似曾相識感,不過手段有點“厲害”。199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用電極刺激顳葉可以使人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2001年又有人報告說,三環癸胺(一種抗病毒藥)和苯丙醇胺(去甲麻黃鹼,一種血管收縮劑和激勵器)聯合使用時,會導致人反覆產生強烈的似曾相識感。

  英國《新科學家》雜誌2006年7月20日報告說,英國利茲大學心理學系的Akira O’Connor等人用另一種方法製造出了似曾相識。研究人員給18名受試者展示24個普通單字,然後對受試者進行催眠,告訴他們︰如果接下來看到帶綠框的詞,他們會清楚地知道這是剛才見過的一個詞,並且記得上次看到時它的視覺形象;如果看到帶紅框的詞,他們會覺得熟悉,雖然說不清楚上次看到它是什麼時候。

  在解除催眠狀態後,研究人員讓受試者看一系列單字,每個詞都帶有紅、綠或藍色框框(藍框是用作對照的,催眠時沒說藍框有什麼含義)。這些詞有的是受試者前面看過的,有的是新詞。受試者被要求判斷哪些詞是前面看過的,用0到100的分數表達確信程度。結果,18名受試者中有10人報告說,某些帶紅框的詞(實際上是新詞)給自己一種特別的熟悉感,雖然不能確定前面是不是看到過;其中5人說,這種感覺非常像是似曾相識。

  人對某一場景產生熟悉感,實際上經歷了兩個過程。第一步,大腦在記憶庫中搜索,看看以前是不是見過這個場景。如果搜索結果是“見過”,就進入第二步,大腦的另一部分將面前的場景識別為“熟悉”。O’Connor這個有趣的實驗顯示,這兩個過程是可以分離的。研究人員透過催眠來直接觸發第二步,使受試者對實際上並未見過的事物產生熟悉感。如果這種感覺確實是似曾相識,它將幫助查明其根源──對於似曾相識的成因,目前有多種假說,尚無確定的答案。

記憶錯誤

  很少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的記憶不可靠,但它真的並不完全可靠。人們為了往事的真相而吵架,各執一詞罵對方說謊,其實有時可能並沒有人在有意說謊,只是各自記得的東西不同,其中一方(或者雙方)的記憶與真實情形有所出入。

  我們的大腦不幸地無法區分真實記憶與虛構內容,在沒有確切旁証的時候,這簡直是糟糕透了。許多實驗顯示,恰當的誘導手段可以給人“植入”虛假的記憶,使人認為那是真切發生過的事,甚至能使人真心告解自己其實並不曾犯下的罪行。與此相比,製造出一點沒根據的熟悉感,實在是小事一樁。

  一種以弗洛依德理論為基礎的學說認為,似曾相識感是人在回想被壓抑的記憶時產生的。人經歷過某種不愉快的事件,有關的記憶被壓抑了。此後再遇到類似情形時,人無法清楚回想起原來的經歷,但能感到曾經有這么一件事,因此產生古怪的熟悉感。在20世紀大多數時候,人們都是這么認為的。

  此後又有人提出,似曾相識並不一定源自以前曾經發生過的事,人所熟悉的就是當前場景,只是有關訊息從不同神經通路在大腦中匯總時偶發的時間差。 1963年的研究曾發現,大腦左半球顳葉部位負責在時間上對來自各條線路的數據進行精確匯總,視覺信號會分兩次到達左腦顳葉,一次直接傳送,一次是經過右腦繞過來,兩者相差僅幾毫秒。透過右腦繞路的信號有時會延遲,產生時間差,顳葉就會把視覺信號判定為以前曾經看到過的。

  這種觀點相當流行,曾經出現下著名小說《第22條軍規》裡。但O’Connor新近在一位盲人身上發現似曾相識現象,如果得到進一步確認,這將意味著似曾相識不一定與視覺信號有關。

  不過,顳葉在似曾相識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一點是確定的。海馬、海馬旁回、杏仁核等許多與記憶有關的重要部件位於顳葉區域。1997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海馬使人能夠回憶往事,而海馬旁回負責區分熟悉與陌生。後者在作出判斷時並不需要讀取記憶對某一事件的完整記錄,這或許就是O’Connor等人成功地製造出似曾相識的基礎。──沒有神祕,沒有預知,沒有前世今生,只是大腦複雜精妙的運作偶爾出了一點小岔子。

    * 圖︰1931年,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完成了他最著名的作品《記憶的永恆》。而在1954年《記憶的永恆的崩潰》中,原作裡的景物分崩離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