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頓武士
歷史
概述
1190年條頓騎士團在巴勒斯坦重鎮阿科由一群強悍的德意志騎士建立。德文全稱:耶路撒冷的 德意志聖瑪麗醫院騎士(Orden der Brüder vom Deutschen Haus St. Mariens in Jerusalem)(Ordo Teutonicus)初期跟聖堂騎士團一樣是一個行善的醫護組織,所以也叫“救傷團”。1198年則改為與聖殿騎士團一樣。跟聖殿騎士團的紅色不同,它的旗幟是白底黑十字。
戰術變化
1211進入東歐,1285征服普魯士, 定都馬林堡,建國。但是條頓的精銳騎士團在中東歐遇到了麻煩,這裡遍佈濃密的大森林和湖泊沼澤,騎兵的機動優勢發揮不出來。先後遭遇2次重大失 利,1242年楚德湖(Peipussee)戰役中被諾夫格羅德公爵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斯指揮的羅斯聯軍擊敗。1410年坦能柏格 (Tannenberg)戰役,是歐洲中世紀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騎士戰爭。
條頓武士
條頓騎士團被波蘭-立陶宛-斯摩棱斯克聯軍擊敗,大團長容金根(Ulrich von Jungingen)陣亡,整個日爾曼僕倒在了這場戰役上。兩次都是敵人的步兵集群,輕鬆的用長槍將騎士挑下馬。
此後條頓騎士改變戰術,重裝騎士下馬作戰。由於徒步,可以配備象哥德(Goth)盾(也叫塔 盾、方型盾)那樣的大型盾,比騎士在馬上裝配的鴛形盾(俗稱鳥盾)防護面積大得多,而必要時候可以雙手揮舞大劍。所以騎士下馬,犧牲了機動力,卻換來了更 高的防禦力和攻擊力。這樣的條頓騎士團逐漸恢復了古代的方陣模式,如果說經典的馬其頓(希臘)槍方陣是防禦最好,那麼條頓騎士團不但在防禦上做到這1高 度,攻擊力更強了。這也是條頓騎士團可以堅持到1809年,直到拿破倫入侵。騎士下馬作戰,估計這是條頓人第1個發明的。
而在實際戰鬥中,由於馬匹的耐力只能做1到2次高速衝刺,騎兵先攻擊完後會回到國王,大主教身 旁聽候下一次命令,不是特別高貴的騎士都會加入徒步方陣。當步兵攻擊的時候,有一個200~500的接觸距離,最大的威脅是敵人的硬弓(但是發射頻率低1 分鐘1~2發,步兵可利用間隙漸進)。發現敵人射出一波箭後,箭會按照彈道幾乎垂直的紮入地面,於是就像大片裡演的那樣,百夫長喊一句“standing by“(受阻,停滯)。於是士兵會單膝跪倒,身體蜷縮,儘量壓低水準角度,將盾牌上舉過頭頂覆蓋在身體上方。這樣,雖然每個單個方向的防禦會略微降低(畢 竟盾和地面在水準方向還有空隙),但是卻能做到基本完美的防護要害,而且攻擊城堡時面對上方的石塊和沸騰瀝青也是這樣防備。
拜占庭重騎兵(聖騎兵)
從羅馬分裂時起,西羅馬一直在沿用著守舊的步兵為主力的作戰 方式,而東羅馬則開始探索騎兵為主力的作戰方式。
拜占庭重騎兵是東羅馬重騎兵的一種傳承,也可以直接稱作東羅馬重騎兵。
拜占庭重騎兵興盛於查士丁尼一世時期,在貝利撒留和納爾塞斯的指揮下,他們曾取得過輝煌的勝利。
歷史
重騎兵的騎手們,身上披著鎧甲,使用長矛和 弓箭。實行這樣一個突變,很明顯,是想使每一個經過嚴格訓練的軍人,同時兼有機動的“射擊力”和“衝擊力”。西方軍史學者將這種騎兵稱為“雙重功效騎 兵”,即指那些能夠在遠距離殺傷敵人,也可以在近距離發起突擊的騎兵。在拜占庭重騎之後,只有17世紀的重裝火槍騎兵具有這種功能(包括以後的胸甲騎兵)。最能體現這種騎兵優勢的我認為是553年的凱西林納姆會戰。此次會戰的對手是法蘭克人,基本都是步兵,裝備頭盔、椴木大盾、長劍、標槍和戰斧,其中標槍和戰斧都可以用於投擲(就是《帝國時代2》裡的擲斧兵)。法蘭克步兵有種戰法是當標槍插在敵人盾牌上時,沖上去踩這槍柄把敵人的盾牌拽下來,再把敵人解決。這些法蘭克人都是些富於攻擊性的老練戰士。拜占庭方面,有步兵、下馬重騎、重騎兵和輕騎兵(主要是匈奴騎射手)組成,指揮是納爾塞斯。交戰時,騎兵 埋伏在兩翼,正面為步兵集群,其中後幾排為下馬重騎。法蘭克人首先突破了前幾排拜占庭步兵,但隨著下馬重騎加入戰鬥,法蘭克人的進攻受阻。我個人認為這可能是納爾塞斯的戰術安排:讓法蘭克人膠著於正面戰場,好為拜占庭重騎兵從兩翼包圍爭取時間。當法蘭克人發現時他們已經被拜占庭重騎兵包圍,但這些老練的步 兵立即擺出密集防禦陣形,準備抵抗拜占庭重騎兵的衝鋒。但是拜占庭重騎兵並沒有發起衝擊,而是用弓箭狂射。本來,如果法蘭克人疏散陣形,是可以減少被弓箭殺傷的,可他們害怕自己隊伍一旦分散,拜占庭重騎兵就會提起長槍衝鋒。結果在這樣的猶豫中,法蘭克人遭到了巨大的損失,最後敗退。
其他資訊
11世紀前,拜占庭重騎兵一直是近東最強大的軍隊,他們的衝擊力有可能是中世紀騎兵中最強的。雖然數量不多,但他們都經過嚴格訓練,而且他們絕非西歐那種散沙一般的遊俠騎士(西歐的遊俠騎士為個人榮譽或者利益而戰,崇尚個人主義,缺乏集體主義),恰恰相反,東羅馬重騎兵在訓練之初就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有著很高的集體主義精神和互相配合共同進退的意識,並且還有其他兵種的配合。而且拜占庭重視騎射,除了重騎兵會騎射術外,還有不少輕裝騎射手,如早期的匈奴騎兵。
不列顛長弓兵
簡介
長弓源於威爾士,後來傳到英格蘭,弓長六英尺,使用的箭有三英尺長。由長弓所發射的弓箭能夠輕易 地刺穿普通步兵所穿的皮制護甲;通過用力地拉緊弓弦可以增強弓箭的殺傷力,能夠刺穿重裝步兵或騎兵的堅固裝甲。以長弓來作射擊,需要有足夠多的訓練;一個有經驗的長弓手可以在一分鐘內作出六次高命中率的射擊。長弓具有很遠的射程和巨大的威力,在中世紀的戰場上,大批長弓手能夠給敵人造成極大的殺傷。他們並 不會射擊個別的目標物,而是向敵軍所佔據的區域作出嚴密射擊。如果以每分鐘射出六支弓箭來計算,三千個長弓手就能夠向密集的敵軍隊形發射一萬八千支弓箭。這種區域攻擊的效果可以讓敵方人馬受到很大的創傷。在百年戰爭中,法蘭西的重裝騎士們不得不面對了遮蔽藍天的箭影,與它們呼嘯而來時所發出的銳利聲響。
英國對長弓手的重視與訓練
在英國,弓箭手會受到鼓勵和資助,因為在與歐洲國家作戰時,英國通常在人口數量上處於劣勢。儘管英國軍隊的人數常常低於敵軍許多,但是當他們學習到如何應用大批的長弓手之後,就開始在戰場上取勝。英國人會在各地舉行箭術比賽,以鼓勵慣用長弓。每一個英國的郡都需要依法每年提供一定數量的長弓手。在禮拜 天,除了射箭以外,其他所有運動都被禁止,如此一來軍隊便能夠徵募到大批訓練有素的長弓手。
戰爭優勢
英法百年戰爭中著名的阿金庫爾戰役裡,英國長弓手憑藉著地形和速度優勢,在山頭據點上做好密集的防守。當法國的騎兵向山上發起衝鋒時,大批的長弓手隱藏在草叢裡對法軍萬箭齊發。雨點般的箭矢從天而降打得法國騎兵潰不成軍,而法國的弩兵雖然殺傷力強但射擊速度緩慢威力因而大打折扣,從此英國長弓手就在整個 歐洲名噪一時。英國傳說裡的俠盜羅賓漢就是使用長弓的好手。
英格蘭長弓(English Longbow),亦作威爾斯長弓(Welsh Longbow),是一強而有力的中世紀長弓,為英格蘭人與威爾斯人作狩獵及作戰之用,其長度通常為 2.0 m (6 ft 6 in)。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英格蘭人使用的長弓對付法國人十分有效,尤其是開戰之初的克雷西戰役(Battle of Crecy,1346年)及普瓦捷戰役(Battle of Poitiers,1356年),而阿金庫爾戰役(Battle of Agincourt,1415年),則更是最為人熟知的。
當時英國的自由農有義務要服兵役,因此造就許多素質良好的長弓兵;而使用長弓必須要訓練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就算其他國家想要裝備長弓,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長弓以英格蘭長弓品質最好,弓箭手若是有瞄準敵人,一分鐘可射出12支箭,若不經瞄準,一分鐘則可射出15支箭;至於後期英國選擇讓支援部隊裝備火 槍的原因,是因為火槍雖然開火間距時間較長弓長,但是就像十字弓一樣,是一種不需要太多訓練,便可輕易使用的武器。不過長弓在英國沒落的時候,像是勃艮第、瑞典這幾個國家都有僱用英格蘭長弓傭兵的紀錄。
英格蘭長弓源於威爾斯,後來傳到英格蘭,弓長六英尺,使用的箭有三英尺長。由英格蘭長弓所發射的弓箭能夠輕易地刺穿普通步兵所 穿的皮製護甲;通過用力地拉緊弓弦可以增強弓箭的殺傷力,能夠刺穿重裝步兵或騎兵的堅固裝甲。以長弓來作射擊,需要有足夠多的訓練;一個有經驗的長弓手可以在一分鐘內作出六次高命中率的射擊。長弓具有很遠的射程和巨大的威力,在中世紀的戰場上,大批長弓手能夠給敵人造成極大的殺傷。他們並不會射擊個別的目 標物,而是向敵軍所佔據的區域作出嚴密射擊。如果以每分鐘射出六支弓箭來計算,三千個長弓手就能夠向密集的敵軍隊形發射一萬八千支弓箭。這種區域攻擊的效果可以讓敵方人馬受到很大的創傷。在百年戰爭中,法蘭西的重裝騎士們不得不面對了遮蔽藍天的箭影,與它們呼嘯而來時所發出的銳利聲響。
在英國,弓箭手會受到鼓勵和資助,因為在與歐洲國家作戰時,英國通常在人口數量上處於劣勢。儘管英國軍隊的人數常常低於敵軍許多,但是當他們學習到 如何應用大批的長弓手之後,就開始在戰場上取勝。英國人會在各地舉行箭術比賽,以鼓勵習用長弓。每一個英國的郡都需要依法每年提供一定數量的長弓手。在禮拜天,除了射箭以外,其他所有運動都被禁止,如此一來軍隊便能夠徵募到大批訓練有素的長弓手。
在阿金庫爾戰役中長弓手以少勝多,以射程的優勢剋製法國的騎兵,奠定了長弓手的戰略地位,亦為日後英法戰爭中英軍帶來了絕大優勢。
在這個時期,大部份的的投射部隊由弓兵擔任,他們會使用其中一種當時盛行的幾個類型的弓。首先是短弓,然後是弩和長弓。弓兵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夠在一段距離之外殺傷敵軍,而不需要作肉搏戰。雖然早在古代時候人們就已經知道這種部隊的價值,但是這些經驗卻在黑暗時代曾一度失傳。因為在中古時代的早期,騎士是主宰陸地的首要戰士;面對實力相當的敵軍時,他們的作戰規則就是需要作肉搏戰;對騎士來說,以弓箭殺死遠距離的敵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所以統治層很少去發展和有效地使用這種武器。
相對地,弓兵則是具有戰鬥力且非常管用的兵種,他們的功能在攻城與作戰上逐漸變得明顯。即使不太願意,但越來越多的軍隊會讓他們佔有一個位置。儘管威廉一世的騎士在傳統上已經取得許多榮譽,但在1066年杭斯丁一役,威廉一世便是憑藉弓兵才獲得決定性的勝利。當時英格魯撒克遜人佔有山坡地,並以盾牌形成一道防護牆,令諾曼的騎士難以突破。雙方因而展開一整天的拉鋸戰。稍後,英格魯撒克遜人冒險走出他們的盾牌牆,試圖攻打諾曼人的弓兵,但此舉卻使部份人員暴露在諾曼弓兵的射程範圍之中;這時,諾曼人便佔了進攻上的優勢,因為一旦英格魯撒克遜人現身,往往很容易被射倒。在戰役過程中,雖然有時候諾曼人看來似乎快要被打敗了,但更多人相信諾曼軍隊正靠弓兵之助贏得這場戰役。最後,英格魯撒克遜的國王哈羅德被一支致命的流箭射中,戰爭隨後便告結束。
徒步的弓兵是以數百甚至數千人的大型陣勢來作戰。當敵軍進入百碼的射程範圍之內時,即可能被弩和長弓的射擊刺穿裝甲。在這個射程裡面,弓兵會集中射擊目標,以密集攻擊讓敵軍受創,使他們無暇作出反擊。在理想的情況下,弓兵有時可藉著射擊便瓦解敵軍的陣形。敵軍可以藉由標樁的護衛不受騎兵侵襲,但標樁卻阻擋不住所有箭或弩箭的射擊。如果敵軍離開他的防禦工事並襲擊弓兵,友方的重騎兵將會作出反應,希望能即時防護這些弓兵。如果敵軍只是在陣地維持他們的隊形,騎兵就能夠作出有力攻擊,最後把他們衝散。
塞爾特 崧藍武士
凱爾特人在傳統上以大家族,或是大部落聚居在一起,在十四歲時,凱爾特的男孩子就可以拿起武器上陣了,而女孩子也是在此時被允許結婚生育。凱爾特社會之間 的部落衝突時,凱爾特劍士總是充滿感情的投入戰爭,他們的戰鬥從對敵人惡毒的辱駡開始,然後瘋狂的奔向敵陣。這些部落間的衝突培養了凱爾特的年輕人,使他們成為合格的戰士。
凱爾特人在作戰之前,喜歡用藍色染料在自己的身體和面部塗抹,使得自己看上去更加的勇猛可怕。另外,他們一般都會裸露著上半身上戰場,用我們中國話來說, 就是赤博上陣,雖然這樣表明了自己的勇氣,但是也降低了不少防護力。靛藍突擊者在遊戲裡的防禦能力在特殊兵種中算是最低的。但是靛藍突擊者的速度很快,所以他們總是採取遊擊戰術,在敵人的正規軍到達之前及時撤離。當時最著名的靛藍突襲者部隊是由蘇格蘭的威廉?華萊士所帶領,活躍在英格蘭的北部,在十多年的時間內一直困擾著不列顛的統治者。
關於特色科技“凱爾特狂熱”。
凱爾特狂熱其實說的就是靛藍突襲者的勇氣和作戰熱情,跟攻城武器無關。遊戲如此設定是為了民族間的平衡。試想,凱爾特的科技樹中,雖然有遊俠,卻並沒有血 統,也沒有騎兵鋼甲,射手系更是糟糕,沒有勁弩,沒有指環跟帕提亞戰術,還沒有護腕跟射手護甲,唯一能用的只是步兵系。如果僅是這樣的話,幾乎是一個很差的民族,所以,為了平衡起見,給他們設置了強大的攻城武器系。關於攻城武器,將在另一篇中講述。
古希臘地理學家斯特雷波曾經這樣描述凱爾特人:“他們整個民族,都瘋狂的愛好戰爭。能非常英勇而且迅速的投入戰鬥,並且無論什麼藉口你招惹了他們,你都將面對危險,即使是在他們沒有任何武器的情況下,但他們也會擁有力量和勇氣。”或許,這就是特色科技“凱爾特狂熱”的由來吧。
哥德衛隊
歷史
哥德人是古日爾曼民族的一支,他們以兇猛的掠奪和狂暴的破壞而著稱於世,因此哥德人擁有了非常
強 大的步兵。即使是在向來自亞洲的蠻族和東羅馬帝國引進了騎兵技術之後,步兵仍然是哥德軍團所必備的、不可缺少的骨幹力量。步兵戰士們在成群的弓箭手面前處 於下風,而身披堅實鎧甲、手持利刃的哥德近衛軍則是弓箭手們的最大剋星。 歷史上的哥德近衛軍大多是指隸屬于貴族或酋長們的侍衛軍團。據考證,這些精英們 對抗弓箭部隊的優秀能力來自於他們所使用的武器,就如同古代馬其頓王國的重裝步兵方陣一樣,叢林般密集的並保持整體移動的長槍佇列能夠有效地防禦各種弓箭 類武器的侵襲。
哥德近衛軍使用的頭盔
連弩兵
手持連弩的士兵,能夠進行高速遠端攻擊。
到了漢代,弩機有了很大改進,加上了一個有刻度的“望山”可以大大提高發射弩箭的精確度。西漢時期的連弩已經成為軍隊中威力最強的武器,每次可以同時發射三支箭矢,殺傷力十分強大。歷史記載漢朝時期的著名將領李陵最為擅長指揮連弩部隊,以至當時的 匈奴鐵騎都不敢輕易靠近他們。
裝有連射機構的連弩始見於東漢班固撰《漢書·李陵傳》:“發連弩射單于。”三國時期,諸葛亮改制的連弩,大量裝備蜀國部隊,“一弩十矢俱發”(西晉陳壽撰《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威力很強。
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製作了一種連弩,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後來大發明 家馬鈞欲對其進行改進,使之成為一種五十矢連弩,威力更大,但是因為生產很複雜,所用的箭矢也必須特製,所以沒參大量生產後失傳。
特點
諸葛連弩有以下特點
一是火力很強,一次能發射十支箭;
二是可以瞄準目標等到需要時再發射,有利於捕捉射擊時機,命中率比弓高。
三是體積、重量大,單兵無法使用。
後來大發明家馬鈞對其進行了改進,改成了一種五矢連弩,使其體積、重量大大減輕,成為一種單兵武器,但是因為生產很複雜,所用的箭矢也必須特製,所以沒大量生產,後失傳。
六點啟發
1,諸葛亮曾創制了一種連弩,在當時十分先進。這連弩有兩個基本資料,一是能連發十矢,二是矢長只有八寸。
2,陳壽給諸葛連弩定了一個性,即“損益”。後面本文將進一步討論此問題。
3,馬均為 著名科學家(曾改進前人所造織綾機、百戲木偶,曾再次發明已失傳的指南車、發明翻水車),當他看見諸葛連弩時,首先是大贊其“巧”,可見它與以前的連弩實 有大別,其次是認為還可演進為連發五十矢。希望朝廷立項,讓他試驗並推廣,結果未引起重視。這就為後人研製諸葛連弩提供了極重要的線索。
4,傅玄(217--278)為魏末晉初的著名思想家,官至荼騎常侍,封子爵。他認為,“馬氏所欲作者,國之精器,軍之要用也。費十尋之木,勞二人之力,不經時而是非定。”從側面可看到對諸葛連弩的高度評價。
5,傅玄還認為:“馬先生雖給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無益於世。用人不當其才, 聞賢不試以事,良可恨也。”對朝廷未能批准馬均立項,重新研製諸葛連弩感到非常遺憾,甚至非常氣憤。這或許是諸葛連弩在諸葛亮身後不久就失傳的主要原因。 6,劉弘身為大將軍,對兵器非常熟知。弩機的發射功能由二矢齊發,到三矢齊發,再到十矢齊發,只是量的變化,無質的飛躍。從戰國至晉,二矢或三矢齊發連弩 已廣泛使用了幾百年,劉弘應為司空見慣。而劉弘看見諸葛連弩時,卻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稱其為“神弩”。這說明諸葛連弩是一種不同以往的新的弩種。
探索歷程
關於"一弩十矢俱發"的探索歷程
怎樣理解"一弩十矢俱發",是十支箭同時擊發,還是先後連續發出?這是認識、研製諸葛連弩的關鍵所在
明朝戰船上的諸葛弩,可見是連續上膛的連發
。事實上,我國古代在這兩方面都進行過很多探索,各有碩果。正是他們的探索,為我們重新認識諸葛連弩提供了基礎。
先看同時擊發數矢的弩。一張大弓,同時擊發兩箭或三箭,這在秦漢時期已經出現,《史記·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請令強弩傅兩矢外向。"傅,通"附",附著,《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焉傅"可證。把二矢同時附在弩機上,當為一擊而同時發射兩矢的弩。《後漢書·耿純傳》:"選敢死二千人,俱持強弩,各傅三矢,使銜枚間行。此當為同時發射三矢的弩。曹丕《飲馬長城窟行》“發機若雷電,一發連四五”,說的也是一擊而發四、五矢。明《武備志》卷103所載神臂床子連城弩(圖七),可同時發射四、五隻箭。這是我國古代關於"連弩"這個專用名祠的的第二種意思,即指同時發射二矢或多矢的弩。
但這種類型的弩,我們認為肯定不是諸葛連弩類型。首先,從現有資料看,目前還沒有同時擊發十矢 的,更不可能象馬均說的那樣,“可令加五倍”,同時擊發五十矢。事實上,這種床弩也不可能同時擊發五十矢。發箭應對準目標,十個或五十全敵人排在一起進攻 的情況並不多見。同時發十箭或五十箭,必造成極大的浪費!第二,一弩同時發射十箭或五十箭,即一支弩機的動力平分十份或五十份後,其射程還能多遠?還有什 麼殺傷力可言?第三,這種笨重的弩床難以攜帶,根本不適宜南征北伐的地理條件,即不適宜西南與川陝交界地區的地理環境。第四,這種弩所用的矢,其長度在三 尺以上,與諸葛連弩的“矢長八寸”差別太大。第五,這麼長的矢,顯然不可能"以鐵為矢"。
再看連續發射的弩。這又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在弩床上架兩張弓、或三張弓、或四張弓,戰時可 利用搖柄繩軸事先張弓扣箭,一般是由一名職業射手發射。發射時雖有先後之分,但這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連續發射"。這種弩在宋代較為流行,《宋史·太宗 一》:"十二月乙丑,幸講武台觀機石連弩。 "《宋史· 真宗二》:"六年春二月戊寅,幸飛山雄武營,觀發機石、連弩,遂宴射潛龍園。 "《宋史·禮志二十四·軍禮·閱武條》:"其按閱炮場連弩及便坐日閱召募新軍時,令習戰如故事。 "《宋史·盧斌傳》:"俄複大設機石、連弩、沖車、雲梯,四面鼓噪乘城,矢石亂下,斌與州將隨機設備。 "《宋史·蠻夷傳三·撫水州傳》:"蠻複連弩北岸。"《武經總要》記載了宋代的這幾種大型床弩(圖八、九、十)。其實質是將數張單發弩合而為一,由一人射擊。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連續射擊,但我們認為這類連弩主要是強調連結的意思。它張弓時需要數十人、甚至上百人一齊出力才行。
我們認為,這也不是諸葛連弩的類型。因為:1,迄今為止,在一張弩床上最多只能架四張弓,最高 只能實現四矢連發,不可能連發十矢,更不可能象馬均說的那樣,"可令加五倍",連發五十矢。 2,這種笨重的弩床也難以攜帶,不適宜西南及川陝交界地區的地理環境。3,這種弩所用的矢,其長度在三尺以上。4,這種矢也不可能是"以鐵為矢"。
另有一種連續發射的弩,明代茅元儀《武備志》記載,明人曾研製出"諸葛武侯弩"(圖十一),後來清人在此基礎上,曾製造出"彈弩":
這種弩,我們認為就是失傳甚久的諸葛連弩,至少是這種類型。首先,其"矢長八寸",能連續發射 十矢,符合諸葛連弩的兩個基本資料;又極為輕便,步兵、騎兵都能隨身攜帶,適宜西南與川陝交界地區的地理環境。惜當時火炮已經使用,這一重要研究成果未能 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視,未能推廣,不久再度失傳。
根據2700年前戰國時期連弩改進成一種十矢連發的殺傷性遠端武器,戰國時期的楚國已經有雙發的連弩。類似於現代武器中的遠端火箭炮連發的構思,也是基於單管火箭炮做的改進
。
擲斧兵
法蘭克人使用的法蘭斯卡
黑暗時代的步兵戰士基本上是手持斧頭和劍來徒步作戰,有時候也會穿戴簡單的裝甲,例如頭盔和盾牌。戰鬥的方式是以雙方步兵發起衝鋒,充份接近之後再展 開肉搏戰,依靠體能和兇猛來取得勝利。而法蘭西的祖先--法蘭克人有著不同的風格,他們會在接近敵軍時擲出斧頭來瓦解他們。這種在作戰時投擲的斧頭,根據 部落的名稱命名為法蘭斯卡。
只使用遠端武器的部隊在敵人的肉搏部隊近身之後大多會陷入危機之中,所以在戰場上,法蘭克人通常會攜帶幾種作戰的武器,以保證在接近戰中不落下風。和中世紀的法蘭克以快速強大的重裝騎兵部隊著稱一樣,擲斧兵一直代表了黑暗時代法蘭克步兵的作戰方式。
不盡是在歐洲,擲斧這一作戰方式也被北美印第安人廣泛運用。在美洲,這種武器被稱做 “tomahawk”,擅長擲斧的美洲土著往往被殖民者所雇傭;同樣的擲斧兵在非洲也有發現,在那裡,這被叫做“nzappa zap”。即使是今天,這些擲斧仍有人在用:在美國,這被當作一種運動,並且在越南戰爭期間,被稱做“vietnam tomahawk”的斧頭被美國大兵當作近身兵器使用
日本武士
日文中,武士一詞其本意是侍者,貼身隨從。武士要遵守不畏艱難,忠於職守,精幹勇猛。然而這一準則代表的只是理想,武士的忠誠、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領主能對武士所作出的貢獻給予獎賞的主從制度上。
武士的起源
武士的雛形是在日本平安時代律令體制下產生的武官,最初是日本桓武天皇為了鞏固政權而設立的。在平安時代以前,除了奴隸,所有的的壯丁都有責任和義務成為被天皇募兵的對象。
然而這些士兵必須自己補給和養活自己,很多人因此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而是選擇在當地定居。人們可以通過交重稅來免除兵役,這種主要由農民組成的士兵在日本統稱為防人。由於防人士兵的不正規性,且又給農民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在平安時代初期被桓武天皇所廢止。這種形式的士兵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武士。
在平安時代早期(8世紀末—9世紀初),桓武天皇想要在北本州島鞏固和擴張自己的統治範圍。天皇對本州北部蝦夷人派出的討伐軍缺乏士氣和紀律,很難在戰場上取勝。於是恆武天皇開始向地方豪族求助,提出將授予征夷大將軍的稱號給任何替代自己討伐北本州的地方勢力。這些弓馬嫻熟的地方豪族很快成為了天皇用來剿滅反抗力量的工具。
日本武士除了習武也須讀書識字,小學年紀就需現場參觀死刑的執行,戰國時戰敗失去番主的武士會變成遊民浪人。
在20世紀,宮本武藏成為日本廣為世界家喻戶曉的武士代表人物
在武士剛開始出現的那幾個世紀中,他們往往是騎馬的弓箭手。
武士訓練
武士接受訓練的數量和形式取決於他的家境。下層社會的家庭有時會把兒子送到鄉村學校接受基本教育。但是他們的兒子一般在自己的父親、兄長和叔伯那裡進行大部分武士訓練。武術訓練被認為非常重要,往往在男孩五歲時就開始了。富裕的家庭會把兒子送到專門的學校,在文學、藝術和軍事技能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培養。
最為人所熟悉的武士形象莫過於一個劍客揮舞著自己的弧形武士刀,展現精彩絕倫的劍術。然而,在武士剛開始出現的幾個世紀中,他們往往是騎馬的弓箭手。在騎馬時靈活地張弓射箭可不容易,需要年復一年地進行長期訓練。一些弓箭手用系在木杆上的靶子進行練習,只要搖 動木杆就可以讓靶子變成活靶。曾經有一段時間,活狗曾被用作射箭的活靶子,直到幕府時代,將軍才廢除了這種殘忍的做法。
劍術的教授方式同樣冷酷無情。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一位領主不分白天黑夜隨時都會用木劍擊打他的學徒,直到他們學會一直保持警惕為止。
除了戰鬥技能,武士還應在文學和歷史等其他領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和平的德川時代,武士的戰士角色得不到表現的機會,因此他們的學術技能就顯得更為重要。但是,一些領主也擔心武士的戰鬥意識有所削弱,因此不希望手下的武士過多地舞文弄墨。
武士盔甲
雕像
武士曾經在日本的歷史上發揮過很多方面的作用。當然,他們最為人所熟悉的角色是戰士。但究竟是什麼讓日本武士與世界上其他地區的戰士不同呢?僅僅穿上鎧甲,手持戰劍,當然不足以成為一名真正的武士。
儘管武士及其在日本國家中所扮演的角色歷經諸多變化,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四個方面來定義武士:
- 武士是訓練有素、技藝高超的戰士。
- 武士至死都效忠於他的大名(也叫領主)。實際上,武士一詞的原意就是指“侍者”。
- 武士是精英階層的一員,其地位要遠遠高於普通民眾和一般武夫。
- 武士的一生自始至終都體現著武士道精神,這是一套嚴格的、強調榮譽的戰士準則。
陳朝波的虎系列刀劍,從左至右:配套的武士刀、脅差和短刀
歷史上最著名的武士武器莫過於武士刀——一種弧形的劍。武士刀總是和其配劍——脅差一起使用,後者是一種刀刃較寬的短劍。根據網路百科全書Wikepedia的說法,這兩把劍統稱為daisho(大小對刀),意為“大與小”。單詞dai(大)代表武士刀,單詞sho(小)代表脅差。
打造武士刀的工匠被公認為歷史上鑄劍技藝最高的人。在鑄劍過程中,一個大難題是如何保持刀劍的鋒利。硬金屬能夠保證劍刃的鋒利,卻易碎易折。日本的工匠們用韌性十足的軟金屬鑄造劍的核心部分,從而解決了這個難題。核心層外覆蓋了由硬金屬經過反復折疊和錘煉而鍛壓製成的數以百萬的週邊層。最後得到的劍 刃是如此鋒利,以至於技藝精湛的劍客只需持劍一擊,就能將敵人砍為兩半。
除了劍與弓以外,武士還使用各種各樣的棒狀武器(即在長棍上縛上一種帶刃的利器而製成的武器)。日本棒狀武器中比較常見的是薙刀,其組成部分包括一根1.2米至1.5米長的木杆和安裝在它頭部的一把0.6 米至1.2米長的尖刀。步兵使用這種很長的武器時能夠使敵人無法靠近,或是在持劍的敵人靠近之前先發制人。該武器對付騎兵也十分有效。
16世紀,歐洲商人首次踏上日本的國土。日本人出大價錢購買他們的火繩槍,並且很快掌握了大規模生產這種武器的技術。儘管從傳統意義上來說,這種槍和武士並無關聯。但是從那時起,火繩槍對日本的戰爭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使大名能夠 利用廉價的槍支來武裝新兵,從而迅速徵集大批部隊。許多武士也採用了這些不太可靠的武器,作為更加可靠的刀劍的備用武器。一些武士甚至穿著牢固的貼身鎧甲,即桶川胴,作為防彈衣。
蒙古騎射兵
蒙古騎射兵是中世紀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智勇兼備、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這支蒙古騎兵擺脫了歐洲傳統軍事思想的束縛,建立了世界上規模空前的 宏偉帝國。他們體格強壯,能適應戰鬥的需要;他們能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其後的敵人;能夠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不貪圖安逸舒適和美味佳餚。不容 忽視的是:訓練過程中形成的那種嚴格的紀律制度,使他們個個都服從命令,嚴謹不怠,這種中世紀的其它軍隊中是聞所未聞的。
創始人
這支軍隊的建立應歸功於雄才大略的鐵木真。正是他把一個許多部落的民族,建成為一個無往不勝的軍事組織;也正是由於他出色的組織指揮才能,蒙古各部落的首領尊稱他為成吉思汗, 意為非凡的領袖。“汗國”一詞原指一個蒙古遊牧部落或一支野戰部隊,後來變成了“巨額數量”的同義詞。打了敗仗的敵人始終無法相信,自己竟會被一支遊牧部 族所征服,因而他們一直錯誤地堅持認為,蒙古軍隊是一群聲勢浩大卻又缺乏紀律的烏合之眾,他們之所以取勝完全是依靠兵力上的優勢。事實上,蒙古軍隊取勝的 秘訣恰恰在於成吉思汗擁有一支前所未有的組織嚴密,訓練有素而且軍紀極其嚴格的軍隊。
組織層次
蒙古軍隊取得作戰勝利的基礎不是數量而是品質。通常,蒙古軍隊比它主要敵手的軍隊規模要小。成吉思汗組建的最大一支軍隊是他用來征服波斯的那支部隊,人數 也不過24萬。後來他們用來征服俄羅斯和整個東歐及中歐地區的軍隊也從沒超過15萬。簡潔單一的組織體制是蒙古軍隊的顯著特徵。標準的蒙古野戰
部隊由3個騎兵縱隊組成。每個縱隊有10000騎兵,大體相當於一個現代騎兵師,每個騎兵縱隊包括10個騎兵連,每連100人;每個騎兵連包括10個班,每班10人。所有騎兵一般都是騎馬作戰,一旦馬匹垮掉,一部分士兵就只好在騎兵部隊的掩護下立于馬後射箭
武器使用
蒙古人在武器方面沒有什麼重大改革,但對當時武器的使用方法作了一些創新。
在典型的蒙古軍隊中,從事突擊行動的重騎兵占到了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他們頭戴簡易頭盔,全身 披著盔甲,盔甲通常是皮制的,也有的敵人那裡繳獲的鎖子鎧甲。重騎兵的馬匹往往也披有少量皮制護甲。重騎兵的主要兵器是長槍,每個士兵的腰間還帶一柄短彎 刀或一根狼牙棒。每個部隊 中的另外百分之六十為輕騎兵,他們的任務是偵察掩護,為重騎兵提供火力支援,肅清殘敵以及跟蹤追擊。輕騎兵除了戴一頂頭盔外,身上一般不披盔甲。
主要兵器
他們的主要兵器是弓。這種弓相當大,至少需要166磅的拉力,射擊距離為200至300碼。他們身帶兩種箭,一種輕,箭頭小而尖,用一於遠射,另一種較 重,箭頭大而寬,用於近戰。同重騎兵一樣的是,他們也有一柄很重的短彎刀或狼牙棒,或一根套索,有時也有一支頭上帶鉤的標槍或 長槍。每個士兵在戰前都要披一件絲質長袍。這種長袍用生絲製成,編織得相當細密。成吉思汗發現箭很難穿透這種絲衣,只是會連箭帶衣一同插進傷口。因此,醫 護人員只須將絲布拉出,便可將箭頭從傷口中拔出。嚴格訓練 機動保障為了確保和駕駛高度的機動性,每個蒙古騎兵都有一匹或多匹備用馬。這些馬緊跟在部隊後面,行軍途中,甚至在戰鬥進行過程中都可以隨時用來更換。換 馬是提案、接力的方式進行的,這樣可以保證安全,同時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預定任務的完成。
戰馬訓練
對戰馬的訓練也極其嚴格。與歐洲馬匹不同,蒙古馬不論嚴冬酷暑都生活在野外,具有極強的忍耐力,必要時可以連行數日而不進糧草,甚至能在相當短時間在最 險惡的地形上越過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距離。由於行軍時不必馬匹帶飼料,士兵又自帶各人的食物和裝備,而且通常只帶最少的用量,因此,蒙古軍隊不需要拖帶龐 大的後勤供應輜重車隊,也不必保留一個後方供應基地。由於大部分蒙古戰馬都是母馬,士兵能喝馬奶生活,因此也減輕了軍隊食物供應的負擔。這同時也使蒙古軍 隊的機動性大大增強。
戰術戰法
成吉思汗及其剽悍的將領在戰術戰法上從不因循守舊。蒙軍最常使用的作戰方法是在輕騎兵的掩護下,將部隊排成許多大致平行的縱隊,以一條很寬的陣地線向前 推進,各主要部隊間由傳達室令兵傳送消息。當第一縱隊遇到敵人主力時,該縱隊便根據情況或停止前進或稍向後退,其答卷部隊仍舊繼續前進,佔領敵人側面和背 後的地區。這樣往往迫使做人後退以保護其交通線,蒙軍趁機逼近敵人並使之在後退時變得一片混亂,最後將敵人完全包圍關徹底殲滅。當發現非主力敵軍後,附近 所有的部隊均以此為目標實施突擊。這時,有關敵人的位置、兵力、運動方向等全部情報都被迅速送往總指揮部,估後再轉給各野戰分隊。
伺機行動
如果敵人不多,則由靠得最近的指揮官立即率部迎戰。如果敵人規模太大,無法馬上吃掉,那麼蒙軍主力便在騎兵掩護部隊的後面迅速集結,然後高速前進,在敵 人還來不及集結兵力的時候就將其分別擊潰。標準的蒙軍戰鬥隊形是由5個橫隊組成,每個橫隊都是單列的。各橫隊之間相隔很寬的距離。前兩個橫隊都是重騎兵, 其餘為輕騎兵。在這5個橫隊的前面。另外還有一些輕騎兵負責偵察、掩護。當敵對雙方的部隊越來越靠近時,位於後面的3列輕騎兵便穿過前兩列重騎兵之間的空 隙向前推進,經過仔細瞄準後向敵人投射具有毀滅性力量的標槍和弓箭。接著,在仍然保持隊形整齊的情況下,前兩更重騎兵先向後撤退,然後輕騎兵依次退後。即 使敵人的陣線再穩固,也會在這種預有準備的密集箭的襲擊下發生動搖。有時光靠這種襲擊就能使敵人潰散,不必再進行突擊衝鋒,那麼樣就下令讓輕騎兵撤退,由 重騎兵發起衝鋒。命令的傳送方式是白天採用信號旗和三角旗,夜晚則採用燈光或火光。作戰時,各個騎兵隊靠得很緊。但是如果位於中央的部隊已經跟敵人交戰, 那麼兩翼部隊便向側翼疏開,繞向敵人的兩側和後背。在進行這種包抄運動時,常常借助煙幕、塵土來迷惑敵人,或者利用山坡或谷地的掩護。完成對敵人的包圍 後,各部即從四面八方發動攻擊,引起敵陣大亂,最後將敵人擊潰。蒙古人在作戰中善於運用計謀和策略,這一點使他們在作戰時往往非常占
蒙古騎兵
先, 減低了自己的損失,增加了敵人的傷亡。比如,作戰中蒙軍常使用煙幕。他們常常派一支小分隊,在草原上或牧民居住區燒起大火以迷惑敵人,掩蔽自己的作戰意圖 或行動。蒙軍首領常常先派一支先鋒隊持久戰敵人,打完後撤,引誘敵人尾隨。撤退可能會持續幾天,敵人發覺自己已落入蒙軍的陷阱,已無路可逃了。
情報系統
周密廣泛周密廣泛的情報系統對於蒙軍取勝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蒙軍每次作戰所採取的戰術都是預先周密細致辭地計畫好的。情報系統是參與制定作戰方案的一 個重要部門。作戰方案的制定首先要對完整而又準確的情報進行仔細研究和分析。蒙軍情報網遍佈歐亞大陸,其機構之詞龐大,工作之周密超過了中世紀的所有國 家。間諜一般都是披著商賈的外衣從事情報活動的。一旦對情報作出了分析估計,整個戰役的進行路線便被確定下來,並指定各騎兵縱隊的路線和作戰目標,下級指 揮官在不違背整體作戰方案的前提下有一定的指揮權。
傳遞命令交換情報
命令的傳遞和戰鬥情報的交換通過信心令兵迅速敏捷地往來於作戰總部和下屬部隊之間實現,這就確保了各級指揮機構的直轄市統一,同進使成吉思汗紿終能親自 指揮最大範圍內的作戰行動,直至戰爭的最後勝利。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的功績在於建立起了一支以弓箭、長槍為主要武器,以騎兵為主體的蒙古軍隊。這是一支經 過嚴格軍事訓練,有著良好紀律養成以及絕妙無雙的軍事體制的軍隊。他們穿梭穿梭懂得並充分運用突然襲擊和靈活機動的作戰原則,同時採取智取計賺的戰術手 段。戰爭實踐證明,這的確是一支令人生畏的所向無敵的旋風部隊。 他們當時可以說相當於現代的裝甲部隊,一晝夜可以機動100公里,集火力機動性與一體,他們在遠距離上用弓箭,等一旦沖進就是輕裝騎兵,這樣的能力不是一 般部隊能夠比較的,所以在歷史上他們的戰績最輝煌。
技巧
蒙古騎兵之所以無敵天下並不是靠刀槍,而是靠弓箭。蒙古人擁有當時射程最遠,殺傷力最大的組合式弓(這種武器通常由後背上的一條動物筋,弓肚上的一層角 質物和中間的一個木架組成。這種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間,而很短小便於騎兵運用自如。這種弓射出的箭殺傷範圍可達300米,如果在箭上裝備上鋒 利的金屬箭頭,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配合蒙古騎兵的機動力,使得蒙古人得以縱橫歐亞,無人能阻。
安息人射箭法
蒙古人極其擅長被古羅馬人稱為”安息人射箭法”的戰法,即騎射者一邊逃走,一邊向後方的敵人射箭。(蒙古人稱這種戰法為“曼古歹”)。這種戰術的精髓在 於一從遠距離攻擊敵人,二持續不斷的攻擊敵人,三不給敵人還手的機會。在這種攻擊下不論敵人的精神和裝甲多麼堅強,徹底崩潰只是時間的問題。當時歐洲騎士 大多配備重盔重甲,雖然近戰時十分強大,機動力卻根本無法和蒙古騎兵相比。如果碰上蒙古騎射手,不僅追不上,連逃都逃不掉,只有作箭靶子的份。而且蒙古騎 兵不像歐洲騎士那樣完全依賴強攻,他們只有當先用弓箭把敵人殺傷大半時才與敵人短兵相接。1241年4月,蒙古騎兵就靠這種戰法在多瑙河畔大破歐洲最精銳 的十萬匈牙利大軍(由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率領),殺敵七萬餘,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紅色多瑙河”,幾乎徹底消滅了歐洲的抵抗力量。若非窩闊台不合時宜的去 世,早在800年前黃種人就統一整個歐亞大陸了。
武器
蒙古的騎射手足以使他們在野戰中戰無不勝,而在面對堅固的城牆時.蒙古人還有一種攻城利器,那就是從西域“進口”的回回巨炮,在這種超大型投石機投出的 巨型彈丸面前,再堅固的城牆也和紙糊的沒什麼兩樣。史書記載,這種巨炮“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蒙古人就是靠它,在西元1273年攻 下強攻數年而不克的襄陽城,當時蒙古人的投石機只有100米的射程,而襄陽城僅護城河就寬150米,後來蒙古人從波斯請來幾個工匠,對投石機進行改進,改 進後的投石機射程在180——200米左右,所以蒙古人也稱此炮為“襄陽炮”和“回回炮”.不過在12世紀,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規模應用在戰場 上。蒙古人南征北討,幾乎百戰百勝,除了騎兵之外,擁有巨炮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裝備
蒙古汗國和元代軍戎服飾以精巧著名。蒙古高原氈帳諸部未被成吉思汗統一之前曾用過鮫魚皮甲胄、翎根甲,後來則用以牛皮為裡的銅鐵盔甲。
在彼德堡宮中藏有蒙古騎士遺存的甲胄,內層皆以牛皮為之,外層則滿掛鐵甲,甲片相連如魚鱗,箭不能穿。在描自元代居庸關瀛臺上的浮雕中就有羅圈甲、魚鱗甲和柳葉甲。《黑韃事略》:"其軍器,有柳葉甲、有羅圈甲(革六重),有頑羊角弓,有響箭,有駝骨箭。"
關於蒙古騎兵的精良的軍器裝備,在有關歷史文獻中以及有關元代出土文物均有明確記載。據普蘭 諾.加賓尼記述,蒙古騎兵裝備有:2至3張弓、3個裝滿了箭的巨大箭袋、一把斧,還要帶拖兵器的繩子。領兵者要挎一種其尖端尖銳但只有一面有刃的彎刀,將 其裝在精美的刀鞘裡。他們所騎的馬均有護身甲,有些兵士的馬也有護身甲。
馬匹的護身甲由5個部分組成,在馬的兩側 各有一片甲,一直蓋到馬頭;另一片甲放在馬的臀部,和兩側的甲片系結起來,這片甲片上留一個洞,以便馬尾從洞裡伸出來;另一片甲在馬的胸部。在馬額上他們放一塊鐵板,把它系結在兩側的甲片上。
蒙古騎兵的胸甲是由4個部分組成,一片是從大腿到頸,根據人體的形狀來製作;另一片從頸到腰部,同前部的甲片連接起來,每一邊肩上固定一塊鐵板。他們每一條手臂上也有一片甲,從肩覆蓋到手腕,在每一條腿上面覆蓋著另一片甲。所有這幾片甲都用扣環連接在一起。
頭盔的上部分是用鐵或鋼製成,但保護頸部咽喉的部分是用皮革製成。
根據普蘭諾·加賓尼介紹,蒙古騎兵的甲胄,制法極為精巧,就拿柳葉甲為例,他們先製成寬一指長 一掌的若干鐵片,在每一個鐵片上鑽8個小洞。他們放置3根堅固而狹窄的皮帶作為基礎,然後把這些鐵片一一放在另一塊鐵片上面,因此這些鐵片就重疊起來,他 們用細皮線穿過上述小洞,把這些鐵片捆在3根皮帶上。在上端他們再系上一根皮線,因此這些鐵片就很牢固地連接在一起。就這樣,他們用這些鐵片製成一根鐵片 帶,然後把這些鐵片帶連接在一起,製成鐵甲的各個部分。他們把這些部分連接起來,製成保護人身和馬匹
蒙古騎兵
的鐵甲。他們將鐵片打磨得十分光亮,以至能夠在鐵片上 映出人影。
據《中國古代服飾史》記述,元代有一種翎根鎧,用蹄筋,翎根相綴而膠連的甲片,射之不能穿。還有象蹄掌甲。蒙古騎兵多為帶盔。另有一種胄作帽形而無遮眉,但在鼻部作一個極大的護鼻器,其狀頗怪。
蒙古民族的軍隊之所以能稱霸于歐、亞二洲者,實全恃其精良的騎兵。
戰象,在古代戰爭史上曾出現過的一種特種部隊,它在戰爭中發揮著現代部隊中坦克的作用。經過訓練的戰象,作戰時衝鋒陷陣,勇猛無敵,能破城門、毀營壘、折武器、踏敵軍、陷敵陣,常給敵方造成極大的殺傷。。
波斯戰象
波斯戰象
波斯的獨特兵種是戰象。這種龐然大物是不會在黑暗時代直至中世紀世紀的戰役中頻繁出現的,但是 操縱這種極富攻擊力的動物,在部份場合的確能夠起到扭轉戰局的效果。單純從軍事角度來看,戰象移動速度緩慢卻又威力無比。戰象軍團是一種勢不可擋的進攻利器,它們無情地踐踏對手的步兵,同時能給敵人的馬匹帶來極大的恐慌。
在戰場上運用大象作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在馬其頓、迦太基軍團與羅馬帝國交鋒的時 候,戰象都是必不可少的有力武器。ES工作人員解釋為何將戰象作為波斯獨特兵種時說:“當我們最初為帝國2的文明選擇獨特兵種時,有許多合乎歷史背景的方 案被一個個地否決掉了。這也是帝國時代2的製作過程中,娛樂性超過歷史性的最好例子。
戰象,在古代戰爭史上曾出現過的一種特種部隊,它在戰爭中發揮著現代部隊中坦克的作用。經過訓練的戰象,作戰時衝鋒陷陣,勇猛無敵,能破城門、毀營壘、折武器、踏敵軍、陷敵陣,常給敵方造成極大的殺傷。。
來歷
自古各國的兵家就十分注重利用本地的特有動物——象來衝鋒陷陣,這樣做也常常收到出人意料的戰績。藉此在某些特殊環境下產生了以「象」為基礎的兵種,即為"象兵 "或"戰象"。"戰象"是古代一些地區的重要作戰武器。在戰場上主要用於沖散敵軍的陣列以及踩踏敵軍。一般為七人戰鬥,形成一個小型戰隊。戰象都是公象,因為公象速度更快而且更好鬥。戰象也許算是戰場上應用最早的恐怖武器了。
作用
它們主要的作用是在衝鋒時踩踏並衝破敵軍陣線。沖向敵軍的戰象不僅能在敵軍中製造驚恐和慌亂情緒,而且還可利用馬不習慣大象散發的氣味這一特點,令敵軍戰馬受驚失蹄。與騎兵的戰馬不同,戰象的皮很厚,不會輕易受傷,即使步兵的長矛陣也很難擋住它。
.
歷史
起源
大約四千年前,印度河文明開始馴象。但是象並未完全家養化,人們必須在野外捕捉象來使用。首先被馴化的品種是亞洲象,主要用於農業。人類首次驅使象上戰場是在西元前1100年左右的古印度。當時吠陀時代的印度有幾首聖歌對此加以記載。大約同時的中國商朝人也最先將象編入軍隊。商朝人馴化的是棲息于黃河流域的象。
非洲、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東南亞泰國、緬甸等國家都盛產大象,被稱為象的故鄉。我國的雲南等熱帶叢林地區也是大象繁衍棲息的勝地。
象的軀體魁偉龐大,是世上現存最大的陸地動物。但象並不笨拙。它生性聰明,通人性。象雖行動緩慢,然而跋山涉水如履平地,陡峭山路視若坦途。所以,盛產大象的亞非地區自古就有利用象做運輸工具、當郵差的傳統。它那讓人望而生畏的體態巨力更是兵家青睞的戰鬥力。
發展
波斯帝國在數場戰役中使用從印度獲取的戰象。西元前331年10月1日波斯帝國與亞歷山大大帝的高加米拉會戰,很可能是歐洲人首次面對戰象。佈置在波斯軍隊陣列中央的十五頭戰象給馬其頓軍帶來極大的震撼。以致亞歷山大在會戰前夜感到有必要為此向恐懼之神獻祭。高加米拉會戰是亞歷山大的輝煌勝利。但是他對敵軍的戰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征服波斯後,亞歷山大認可了戰象的使用,並將一隊戰象編入自己的軍隊。五年後,攻入印度的亞歷山大在與皮魯斯的海達斯佩斯河會戰中,已經知道如何對付戰象了。當時統治(如今的)旁遮普和巴基斯坦國的皮魯斯在此會戰中投入了八十五頭戰象,形成對亞歷山大的巨大威脅。但是最終亞歷山大戰勝。正當此時,在當代孟加拉和印度東北部的摩揭陀國擁有六千余頭戰象。不久之後,「旃陀羅笈多·孔雀」擁有九千多頭戰象。這兩個巨大的數字是波斯人和希臘人使用的戰象數量望塵莫及的。
戰象的使用開始傳播。亞歷山大的繼業者們在戰爭中投入了數百頭來自印度的戰象。托勒密王朝的埃及人和迦太基人開始為了戰爭馴化非洲象。努米底亞人和庫什人也開始馴象。他們馴化的是非洲的森林象。可以肯定地說,北非殘餘的象因為人類的過度捕捉而最終滅亡。森林象這個品種比塞琉古王朝使用的亞洲象體型小。它們經常由於恐懼而無法被驅入戰鬥。非洲的草原象的體型比森林象和亞洲象大。事實證明,馴化草原象用於戰爭非常艱難,對其的使用也不廣泛。西元前217年,托勒密埃及和塞琉古王朝之間的拉菲亞會戰,埃及軍隊的森林象體型小於對手的亞洲象。但是塞琉古王朝的安條克三世(大帝)並未因此而勝利。
斯里蘭卡的歷史文獻記載,戰場上率領軍隊的國王們的坐騎是象。在兩王西元前200年的歷史上著名的遭遇戰中,名為「Kandula」的像是「Dutugamunu」王的坐騎,名為「Maha Pabbata」的像是「Elahara」王的坐騎。古羅馬歷史學家「普林尼」提到,「Megastenes」記載了「Onesicritus」的一個說法。說是斯里蘭卡象相對於其他品種的象體型更大性情更兇猛更適合在戰場使用。這個原因加上斯里蘭卡象生活的地域靠近海港使販賣斯里蘭卡象成為有利可圖的貿易活動。甚至在和平時期,象踩踏的死刑使用於叛國者和其他違反國法侵犯王權的罪犯。
亞歷山大去世之後的數百年,歐洲戰場上的各支軍隊使用戰象對抗羅馬。從西元前280年皮洛士的「Heraclea」會戰,到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戰象震懾著羅馬軍團。同亞歷山大一樣,羅馬人找到了對付戰象的戰術。西元前202年的紮馬會戰,漢尼拔麾下的戰象隊的衝鋒沒有效果。因為羅馬軍的陣列給敵方戰象的衝鋒留出了通道。一百多年後,西元前46年的塔普蘇斯會戰中,愷撒以戰斧裝 備第五軍團,指揮軍團兵集中攻擊戰象的腿。該軍團抵擋住了戰象的衝鋒。之後戰象成為第五軍團的標誌。塔普蘇斯會戰是西方戰場上使用戰象的最後一次比較重要 的事例。據說豬是對付戰象的有效武器。老普林尼記載:“戰象對最小的豬的尖叫都會感到恐懼。”據說一次麥加拉城的成功解圍。麥加拉人將滾油倒在一群豬身 上,使得豬身上著了火,並把他們驅往敵人的戰象隊。面對身上有火苗的慘叫的豬群,戰象在恐懼中四散奔逃。
帕提亞帝國在與羅馬人的戰爭中偶而使用戰象。不過繼起的薩珊波斯帝國軍隊中戰像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薩珊波斯在與其西方敵人的戰爭中多次使用戰象。以此著名的「Vartanantz」會戰,波斯戰象導致亞美尼亞軍的畏懼,進而粉碎了亞美尼亞的叛亂。另一個事例是「al-Qādisiyyah」會戰,波斯軍使用了為數眾多的戰象。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很少使用戰象。查理曼大帝在804年征討丹麥人的戰爭中,帶上了他的戰象「Abul-Abbas」。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十字軍在聖域俘獲了一頭象,並在1214年攻佔「Cremona」的戰鬥中使用了它。
印度的一個伊斯蘭教君主使用戰象幾乎終結了帖木兒的征戰生涯。在1398年的一次戰役中,帖木兒的軍隊面對敵軍一百頭以上的戰象幾乎因為恐慌而潰敗。歷史學家評論,這場戰役帖木兒勝在了一個天才的計謀:交戰前他命令在駱駝背上堆燃燒的麥稈,燃燒產生的煙塵驅使駱駝向前狂奔,使得戰象受驚而向後潰散,並導致敵軍撤退的企圖失敗。對本戰役的另一種評價來自「Ahmed ibn Arabshah」,他說帖木兒使用大量的騎兵遲滯了戰象隊的衝鋒。此戰之後,帖木兒軍使用戰象對付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據記載國王「Rajasinghe the First」于1558年圍攻位於可倫坡(當代斯里蘭卡首都)的葡萄牙堡壘時,他麾下有一支由兩千余頭戰象組成的方陣。國王「Rajasinghe」的王家馬廄總管被稱為「Gaja Nayake Nilame」。馬廄總管的一名同僚是「Kuruve Lekham」。他負責統領馭象人即所謂的「Kuruwe」。馭象人的職責就是訓練戰象。
功能的轉變
十五世紀後期開始,歐洲的戰爭進入火器時代。從此組織戰象衝鋒實在荒謬,因為火炮能輕易擊敗它們。人們從此不再驅使象衝鋒陷陣,而是承擔其他的軍事任務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象在一些地區承擔著機器無法完成的任務。
.
戰術
概述
象在軍事上有諸多用途。象龐大的體型可運載沉重的物資,在近代機動車輛取代它們之前,象一直是一種有效的運輸方式。在會戰中,戰象通常被佈置在軍陣的中央。位於中央使戰象能有效地挫敗敵方的衝鋒,也便於它們自己發動衝鋒。
衝鋒陷陣
戰象在衝鋒時可達到30千米每小時(20英里每小時)的速度。戰象的衝鋒並不能簡單地被裝備長矛的步兵方 陣化解,這一點與騎兵不同。戰象衝鋒的威力在於它們巨大的力量。它們衝垮敵人的陣型,踐踏敵方的士兵,揮舞長牙破壞廝殺。敵方沒有被衝垮的那部分軍隊,至 少會被戰象的衝鋒驅趕到一邊,或者是其壓迫下後退。除此之外,戰象並不需要與敵人接觸就能引起恐慌,在它們的衝鋒面前敵人會因為恐懼而望風披靡。即使是訓 練有素的羅馬軍團有時也不免如此。騎兵在戰象面前也不能倖免,因為戰馬不熟悉象的氣味,很容易在象面前受驚。
由於象的厚實皮膚,使得在戰場上殺死或者擊敗戰象極端困難。而戰象高度和重量的巨大優勢對它們 的騎手們起了可觀的保護作用。除了執行衝擊敵陣的任務,戰象為投射兵器穩固的發射陣地。戰象隊佈置於戰線中央,投射兵器在這個位置可以發現和攻擊更多目 標。戰象馭手和位於象輿中的戰士裝備弓弩攻擊敵軍,另有長矛以供敵人近身時自衛。戰象搭載的投射兵器愈加發達。若干高棉族國王和印度族國王為他們的戰象裝備了如同投石機那般巨大的床弩,用來發射能穿透甲胄的長矛攻擊敵人的戰象騎兵和戰車。十六世紀後半葉,曾有人將大炮架在戰象背上。但是,火器時代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這種行動緩慢易遭炮火打擊的動物驅逐出火線。
必勝
戰象尤其是重裝甲戰象在戰爭中表現出強大的防禦力、機動性和巨大的殺傷力。尤其是當象陣發起集團衝擊時,迎面吼叫而來龐然大物給會給對手造成極大的心理 震撼。而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戰馬一旦遭遇戰象肯定會受驚逃跑。但戰象也不是戰無不勝的。然而有時在經受數創或者馭手死亡的情況下,戰象會發狂。它們瘋狂地 奔跑,一視同仁地引發戰鬥雙方的傷亡。發狂的戰象會給雙方帶來巨大損失。經驗豐富的羅馬軍團兵會試圖砍斷戰象的鼻子,故意引起它們發狂從而使得使用戰象的 敵人陣線混亂。裝備標槍的輕裝散兵也被用來驅趕戰象向後奔跑,因為標槍的打擊能引發它們發狂。
早期沒有甲胄保護的戰象用三棱頭的長矛就可以殺死。而且戰象最致命的怕火天性是無論如何也無法 克服的。歷史上戰象歷次戰敗幾乎都與火有關。西方人在對付戰象時往往選擇火攻或者用長矛刺殺。但中國人則要直接得多。中國古代發達的重型遠端武器和中國人 的智慧使在西方人面前威風八面的戰象到了中國變得幾乎不堪一擊。
戰象作為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在人類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其自身存在嚴重弱點尤其是無 法克服的怕火天性,造成戰象在很多戰役的關鍵時刻經常發揮相反的作用,給自己一方帶來很大損失。在這方面戰象遠不如騎兵使用。進入熱兵器時代後,面對強大 的火藥武器,戰象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西元1751年6月,英國殖民軍與印度軍隊在普拉賽爆發決定性戰役。結果在英國人強大的火炮、來福槍面前印度戰象全軍 覆沒。從此戰象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以悲劇性的結局為自己數千年的輝煌歷史畫上一個不完美的句號。
史述
刀槍不入的象兵
據傳,西元前600餘年,印度就開始訓練「象兵」。 古印度亞柏格皇帝曾驅遣三百餘隻「象兵」向敵八千餘名重兵據守的希托安要塞進攻。群象沖來,黑壓壓的一片,刀槍不入,勢不可擋;它那長長的鼻子輕輕地一點 就將人卷起,然後將人摔得粉身碎骨:那巨大的象蹄踩到人身上,人便成為肉餅。敵軍驚慌失措,丟盔棄甲,抱頭鼠竄。亞柏格揮軍一舉奪占希托安要塞。
現在狀況
在泰國曼谷以北百十米,有個旅遊名城素攀府,這裡每年都要舉行象節遊行,紀念象戰的偉大勝利。來這裡觀光旅遊的人們,無不對那披紅戴綠裝飾得威武繽紛的「象兵」佇列讚歎不已。那器宇軒昂的古泰王納黎萱騎象雕塑更讓人駐足仰目,遐想泰、緬象戰的盛況。
泰緬象兵對決
歷史追溯到1569年。泰國大城王朝被緬甸滅亡。泰王子納黎萱不甘亡國屈辱,臥薪嚐膽,積蓄力量,在愛國遺官志士的擁戴下,於1584年在肯城自立為 王。緬甸國王聞訊大怒,但又一時無可奈何,經過八年時間的周密準備,於1592年派遣緬王儲帕瑪哈烏拔拉率「象兵」討伐。早有準備的納黎萱和其弟弟揮師奮 起迎戰。他們依託熱帶山嶽叢林的有利地形,設下層層伏兵。當緬軍進入泰軍埋伏圈時,伏兵猛然躥出。納黎萱親率「象兵」衝殺在前。霎時緬軍死傷遍野,陣線大 亂,四奔逃遁。哈在此時,納黎萱及其弟所騎之象春情勃發,撒開四蹄沒命地追趕奔跑中的緬軍「象兵」。泰軍乘「象兵」之威奮力追擊,不料反陷入緬軍陣列圈 裡。來到一處,泰王納黎萱抬頭環視四周,猛見緬王儲帕瑪哈烏拔拉騎在象背上,停在不遠處的樹陰之下,周圍簇擁著眾衛士,好一派笑傲天下的氣勢。納黎萱不禁 一愣,但很快便從驚愕中鎮定下來,不失王者風範,激將之言脫口而出:“皇兄!為何呆立樹下,敢來決一雌雄否?良機莫失啊!”
緬王儲帕瑪哈烏拔拉聽罷此言,剛要發怒,卻見納黎萱身邊只有寥寥幾名侍衛,心想倘若即令部下上 前拿下這落網之徒,豈不有恃強淩弱之嫌,便二話沒說,揮鞭策象朝納黎萱的騎象猛衝過去,一下將納黎萱的坐象撞得橫在面前。他就勢舉刀向納黎萱猛力劈下去。 泰王閃身躲過刀鋒,但頭盔已被砍破。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納黎萱臨危不懼急忙回過身來;使出全身力氣,驅象撞向緬王儲的騎象,並揮刀猛砍下去。這一刀從緬王 儲右肩斜劈下來,傷及中樞神經。緬王儲當即斃命。帥亡兵潰。緬軍見到這般情景喪魂落魄,驚慌逃遁。泰軍大勝。從此,泰王納黎萱名震四方。他與他的「象兵」 以英勇無畏的氣概,成為泰國男女老幼讚美的偶像,也使周邊蓄意染指這個美麗國家的人望而卻步。在這之後的150餘年間,再無外敵敢來侵犯,對泰國的政局穩 定、經濟發展都產生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影響。
獅兵退象兵
縱然,大象是當今地球上最大的陸生動物,體重超群力大無比。對一般的動物它不屑一顧。但是,它卻懼怕獅子。聰明的兵家抓住這一點,來制服「象兵」。相傳在我國南北朝時期,宋文帝劉義隆任命宗愨為振武將軍,討伐林邑國。 林邑國王臨危急令王牌軍「象兵」部隊迎戰。這刀槍不入的龐然大物使宋軍猶如現今的步兵遇見坦克,無法招架,死傷累累。但是,宗愨並不畏敵避戰。他想到大象 的勁敵是獅子,可是,又不可能馬上馴化出一批「獅兵」與敵抗爭,便靈機一動,命令部屬連夜趕制了一批獅子模型,運到陣前,威懾敵「象兵」。這一招還真靈。 當林邑國的「象兵」沖來時,大象猛見只只雄獅嚴陣以待,如臨天敵,調頭就跑,任憑馭手怎麼鞭笞也不回頭迎戰。這時,宗愨一聲令下,率兵緊迫不合,一舉打敗 了林邑國。
鄧子龍破象陣
講起破「象陣」,倒是莫過於明朝驍將鄧子龍。那是1583年,鄧子龍 被任命為雲南永昌衛(今保山地區)參將,率兵反擊由漢奸木邦部罕虔引入境內的緬甸侵略軍。當時,緬軍憑藉十萬重兵,尤其是浩蕩的「象兵」、馬隊,所向披 靡,塗炭百姓,危及雲南全省。鄧子龍臨危受命,卻不急不躁。不管敵人如何罵陣挑戰、部下如何求戰心切,他泰然自若。鄧子龍到任後,先是遍察戰場,籌謀降敵 之良策。經過苦思運籌,他決定將敵誘人一狹窄的谷地,以扼制其「象兵」、馬隊的行動。這時,敵人有些不明底細,便派出說客,試圖對鄧子龍施以詐降,並查明 有關軍情和周圍地形。鄧子龍一眼就識破了敵人的詭計,便將計就計,不僅對說客款待備至,而且還任其在營區中隨意走動察看,並指示將士們儘量顯得鬆弛、渙散 一些。說客看到,鄧子龍的部隊不足萬人,而且武器不精、士兵厭戰不羈,差點笑出聲來。夜幕降臨時,鄧子龍又令部下在營中豎起兩個巨大的紙糊怪物,裡麵點著 油燈。說
客納悶地問;“這是什麼東西?”鄧子龍認真地說:“是「怯象燈」。敵人的象隊見到此物必然後 退。”說客把鄧子龍的營地看了個夠,暗暗竊喜,心想,這樣的部隊真是不堪一擊,便趁夜不辭而別。其實,他的一舉一動全在鄧子龍的洞察之下。他幾乎看透了說 客的心理,通知各處哨卡,佯裝打瞌睡,疲塌厭戰,讓說客安然離去。
敵軍統領聽了說客的稟報後,大喜過望,當即派出「象兵」、馬隊、步兵浩浩蕩蕩有恃無恐地直撲鄧 營。哪知,鄧子龍早已在穀口、狹道兩旁設下了伏兵。敵軍一到,火弩齊發,利箭如雨……霎時,「象兵」大亂。此時,鄧子龍的伏兵猛然躥出,手持利劍長矛,怒 吼著沖向敵軍,專照長長的象鼻子狠砍。被砍斷鼻子的大象慘叫著亂竄,與馬隊相撞,人仰馬翻。跟隨在後的敵步兵還沒明白過來,就被折返回逃的「象兵」、馬隊 踩得血肉模糊。這時。鄧子龍率大部隊衝殺過去。入侵緬軍一敗塗地。後來,鄧子龍率兵激戰攀枝花,陣斬漢奸木邦部罕虔。這場英勇捍衛祖國邊疆的驅敵之戰永載 史冊。
評價
古印度亞柏格皇帝以三百隻「象兵」戰勝依託要塞堅守的八千餘名敵 兵,得力于充分發揮「象兵」的獨特威力。宗愨將軍以獅像模型,隱真示假,智退林邑國的「象兵」。鄧子龍靠智勇兼備、運籌用兵,而打敗憑藉「象兵」、馬隊十 倍於己的十萬人的入侵大軍。這一切都生動地說明:兵家水準的高低就看其揚長抑短的功夫。
奴隸兵
馬穆魯克(Mamluk、Mamluke、Mameluk、Mameluke,又名馬木魯克、馬木留克、馬木路克),中世紀服務于阿拉伯哈裡發的奴隸兵, 主要效命于埃及的阿尤布王朝。後來,隨著哈裡發的式微和阿尤布王朝的解體,他們逐漸成為強大的軍事統治集團,並建立了自己的布林吉王朝,統治埃及達三百年 之久(1250年—1517年)。
二、起源
馬穆魯克(Mamluk)的原意是“奴隸”,因為音譯的不同,也被譯為“馬木留克”,最初出現在阿拉伯帝國阿巴斯王朝時期,大多來自於高加索地區和黑海北部非穆斯林遊牧民,被奴隸販子抓到並販賣到中東地區,然後被哈裡發和蘇丹們編成雇傭軍。
對 于一個君主而言,一支強大而且聽話的軍隊無疑是上上之選,如果魚和熊掌不能兼得,那麼一支聽話但不強大的軍隊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一支強大卻不聽話的軍隊則 絕對要不得!阿拉伯的哈裡發和蘇丹們為了和本國的部族酋長們博弈,眼睛一亮,看中了馬穆魯克。馬穆魯克是奴隸,而且往往出身非穆斯林,在帝國內部沒有部族 背景,而且身份低微,離開君主就一無所有,所以對君主的忠誠度很高,一旦戰亂發生,往往是比本民族軍隊更得心應手的工具。這個博弈的結果就是,馬穆魯克逐 漸取代了本民族軍隊,成為阿拉伯諸王朝的主要武力。所以,馬穆魯克的興起,不是因為他們強大,而是因為他們聽話。
三、歷史
從十字軍東征時代到拿破崙戰爭以前,馬穆魯克奴隸兵是一群令人聞風喪膽的軍隊,他們機動性很高,不過,隨著火槍的發明,他們也漸漸潰敗,更於拿破崙戰爭銷聲匿跡。
3.1 緣起
自從回教世界統治了阿拉伯半島、伊朗高原和北非之後,當地的君主和領主紛紛招募一群驍勇善戰的騎士,君主和領主會以俸祿支付作為薪資,因此他們即為忠於他們的主人。他們配有一把短彎刀(SCIMITAR)和圓形盾牌,後期有佩帶手槍。
3.2 十字軍東征時代
十一世紀的十字軍東征,基督徒很快的便佔領聖地耶路撒冷,由於阿拉伯奴隸兵無法對付突如其來的攻勢,但隨著突尼斯戰役的結束,十字軍東征告尾聲,阿拉伯奴隸兵團也更加強大,使基督徒不再進攻聖地。
3.3 奧斯曼帝國的統治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國王之意)蘇萊曼大帝,擴充版圖至埃及、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奴隸兵在北非的征戰上,也功勞不小。
3.4 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在結束義大利戰役之後為了切斷英國對於印度的經濟命脈,決定遠征埃及,這次拿破崙在金字塔戰役和到敘利亞的遠征中,成功打敗阿拉伯奴隸兵,拿破崙 使用了整個師的兵力組成方陣再以大炮加以掩護,甚至曾在某次遭遇戰中打敗了七倍於己的兵力,但隨著土耳其的參戰和英國海軍在尼羅河口的勝利,法國對埃及的 統治也因為未能攻克雅克城以及法國在歐洲主戰場的嚴峻形勢而結束,但阿拉伯奴隸兵並未銷聲匿跡。拿破崙著名的禁衛軍中,就有一只是由阿拉伯奴隸兵所組成 的。
四、歷史意義
馬穆魯克國家在歷史上還是有功績的。史學家普遍認為正是由於馬穆魯克掃除了地中海東岸十字軍殘餘力量,並且同在巴勒斯坦(這地方沒太平過)及敘利亞的蒙古勢力對抗,才使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得以免遭毀滅。 14世紀末,由於馬穆魯克繼承者無能而且內訌,也由於經濟衰退——農業工業和稅金收入都大大 減少,還由於埃及發生大規模鼠疫,馬穆魯克王朝人丁銳減,國力衰退。偏偏房子漏了又趕上下雨,貝督因人來騷擾了,跛足貼木兒來進襲了,葡萄牙人也來攻擊紅海商 路了......奧斯曼帝國也來湊了個熱鬧,不大,不過是把埃及和敘利亞全佔領了。但百足之蟲馬穆魯克下臺而不僵,雖不能再成為埃及的蘇丹,仍然構成軍隊 核心並被任命為政府官員。在1517-1798年奧斯曼帝國佔領期間,馬穆魯克始終是埃及政治結構的一個重要階層,對社會有相當大的影響。直到1811年 埃及的新統治者穆罕默德阿裡帕夏對馬穆魯克們進行大屠殺,遭到此次大屠殺之後,馬穆魯克的權力才被取消。馬穆魯克王朝有文武兩個階層,前者構成官僚階層, 後者大都是馬穆魯克,掌管軍隊並出任蘇丹,總督,大法官等高官。馬穆魯克的軍隊則有三部分:蘇丹的馬穆魯克,酋長的馬穆魯克,還有馬穆魯克子弟以及穆斯林 自由民組成的騎兵。這些分類最終構成的是以蘇丹為首的封建等級制。培訓馬穆魯克有一套嚴密複雜的制度,以保證其忠於雇用他們的人。馬穆魯克也因訓練嚴格成 為強有力的軍事力量。然而從歷史上看,這些人還是跟魏延似的逮誰反誰。當年的統治者們如果不是低估奴隸們的思想意識,也不會被馬穆魯克……可是他們沒有機會瞭解了。正像我們也沒有機會評價自己一生的對與錯。這個權利永遠是屬與後人,屬於歷史的——如果歷史還能記住我們。
土耳其火槍兵(蘇丹親兵)
蘇丹親兵是土耳其部隊中的精英,能夠在戰場上給敵人造成最大的傷害。蘇丹親兵的特權象徵是一頂戴在頭上的白色高帽,這支部隊允許每一名戰士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武器,所以常常能在他們身上看到各式各樣的刀劍、弓弩和特製的火藥武器等等。到了西元十五世紀之後,土耳其人開始全面地使用火藥武器。這支部隊也可以說是由最優秀的火槍手組成。
世代相傳,只有具備了過人能力和非凡成就,才能加入這支王國中最精銳的部隊。不同于東方的武士和西方的騎士,出身高貴的世家並不能因世襲制度,成為近衛軍中的一員。當歐洲的軍團由貴族們(無論他們是否合適)指揮時,一名土耳其士兵的軍階,完全由他以往的功勳所決定。在那個缺乏職業傭兵的時代,土耳其的軍團擁有了幾乎無敵的戰鬥力。
組建方式
其組建方式是從基督教村落裡面挑選7到10歲的兒童,送到軍營裡面進行10年的嚴格訓練而成。理論上不要求他們皈依伊斯蘭教,不過多數最終還是成為了伊斯蘭教徒。蘇丹親兵是蘇丹的私人財產,或者說士兵實際上是奴隸。 在蘇丹親兵出現的最初兩個世紀裡,他們是蘇丹最可靠的軍隊,對於自己的主人具有無限的忠誠。然而跟歷史上其它類似軍隊一樣,隨著中央權利的衰落,耶尼切亞 軍團開始演變成帝位左右者,就像千年前古羅馬的前輩禁衛軍以及唐朝時的神策軍一樣。 具有嚴格紀律的耶尼切亞很少有逃亡的現象,阿爾巴尼亞英 雄Scanderbeg大概是唯一有名的一個例外。而蘇丹親兵如此忠心耿耿的原因除了10年的軍營訓練外,巨大的利益回報也是一個關鍵因素。早期的蘇丹們 幾乎是習慣性的從蘇丹親兵中挑選各級官員(包括officers,provincial governors,甚至維齊爾(宰相))。統計表明在14,15和16世紀,三分之二的奧斯曼帝國大宰相(vizier)來自這些基督教奴隸們。正是這 些錦繡前程吸引著親兵戰士們前仆後繼地戰鬥到最後一刻。(注:vizier為伊斯蘭國家的一種高官,請教準確翻譯)
軍旗
鍋旗既是蘇丹親兵的軍旗,原因是蘇丹親兵的軍階是烹調的詞彙來命名的像指揮官叫大廚,下一級的就叫發湯者等...(汗...民以食為天 軍以鍋為旗 )親兵各個聯隊以鍋為榮譽標誌,但戰鍋旗造到損壞或丟失時那就是這個蘇丹親兵聯隊的奇恥大辱,所以在日後的土耳其近代化改革時代裡,成為國家毒瘤的蘇丹親 兵們進行反改革政變的信號一直就是打翻大鍋。蘇丹親兵以衣服華麗 白色帽子 和 大八字鬍 而聞名。
人員選拔
親兵出現的最初兩個世紀裡,他們是蘇丹最可靠的軍隊,對於自己的主人具有無限的忠誠。然而跟歷史上其它類似軍隊一樣,隨著中央權利的衰落,耶尼切亞軍團 開始演變成像千年前古羅馬的前輩一樣。 具有嚴格紀律的耶尼切亞很少有逃亡的現象,而蘇丹親兵如此忠心耿耿的原因除了10年的軍營訓練外,巨大的利益回報也是一個關鍵因素。早期的蘇丹們幾乎是習 慣性的從蘇丹親兵中挑選各級官員統計表明在14,15和16世紀,三分之二來自這些基督教奴隸們。正是這些錦繡前程吸引著親兵戰士們前仆後繼地戰鬥到最後 一刻。蘇丹親兵是土耳其部隊中的精英,能夠在戰場上給敵人造成最大的傷害。蘇丹親兵的特權象徵是一頂戴在頭上的白色高帽,這支部隊允許每一名戰士自由選擇 適合自己的武器,所以常常能在他們身上看到各式各樣的刀劍、弓弩和特製的火藥武器等等。到了西元十五世紀之後,土耳其人開始全面地使用火藥武器。這支部隊 也可以說是由最優秀的火槍手組成。
但蘇丹親兵不是世代相傳,只有具備了過人能力和非凡成就,才能加入這支王國中最精銳的部隊。不 同于東方的武士和西方的騎士,出身高貴的世家並不能因世襲制度,成為近衛軍中的一員。當歐洲的軍團由貴族們(無論他們是否合適)指揮時,一名土耳其士兵的 軍階,完全由他以往的功勳所決定。在那個缺乏職業傭兵的時代,土耳其的軍團擁有了幾乎無敵的戰鬥力。
使命
由於訓練有素,蘇丹親兵成為奧斯曼帝國軍事機器中最可怕的部隊。親兵團的主體是使用弓箭的輕步兵, 當然作為從小訓練的戰士,他們在肉搏中同樣是可畏的對手。然而,在1396年,耶尼切亞軍團的規模還很小。在尼科堡戰場上,可能只有一支千人左右的力量, 對戰局無法起到足夠的作用。 因為耶尼切亞軍團是個頗讓人感興趣的話題,所以關於它的兵力筆者想多說幾句。一直到1433年,Bertrandon de la Broquiere訪問穆拉德二世(Murad II)後在其記載的一個地方提到蘇丹親兵(Janissaries)已經擴大到3000人。不過令人不解的是他在另一處提到蘇丹軍隊唯一的正規步兵 “Jehanniceres”有10000兵力,而當時奧斯曼軍隊值得一提的正規步兵似乎應該就是蘇丹親兵。到Mahomet II的時代,Chalkokondulas指出蘇丹親兵已經有6000到10000人。到了Soliman the Magnificent的統治時期,蘇丹親兵已經發展到12000人並且在該王朝的末期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西元1453年圍攻君士坦丁堡時蘇丹親兵起了很大作用,之後蘇萊曼大帝時期蘇丹親兵還圍攻了維也納。蘇萊曼大帝死後蘇丹親兵7次叛亂,最後一次在1826年君士坦丁堡叛亂時終於被鎮壓(不滿於要效仿歐洲的軍隊條例改編等),
維京狂戰士
維京人以戰鬥中的兇猛著稱。有證據表明維京的武士有時會變得狂暴並不顧一切危險地進行近乎野蠻的攻擊。他們這種行為非常可怕,並帶有強烈的戰鬥欲望。狂戰 士是北歐傳說中超越常人極限的戰士。他們不知道什麼是疲勞,也不受戰場上的恐怖所牽制,將發揮他超人的體力持續不斷地廝殺,直至戰鬥終結。
維京“狂戰士”出現的原因
從孩提時代開始,維京人就喜愛種種競爭激烈的遊戲。他們比試馬術、舉重、劃 船、操帆和游泳,每年的部族大會同時也是北歐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維京人最熱衷的運動是摔跤。他們劃出一片空曠的場地,中央放置一塊尖頭的界石,比賽的雙方 用力將對方推到石頭上去。不論勝者還是敗者,往往都渾身鮮血淋漓。此外,他們還比試射箭、滑雪、溜冰。哪怕冬天躲在屋裡玩的也是從阿拉伯流傳來的棋盤遊 戲,內容總是練習進攻和防守的技巧。所有這些比賽和遊戲只有一個目的:鍛煉出更加強壯的戰士。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維京人自然成為了強悍的戰士。在戰鬥中他們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狂熱、強悍和視 死如歸。由於他們的人數較少,在戰鬥中往往只能依靠周密的策劃和出其不意的突襲。維京人的突擊通常分成兩個部分:先在遠距離上投擲長矛,發射捆著火把的 箭;然後用劍和戰斧在近距離進行玩命的搏殺。
當 兩艘戰船相遇時,維京海盜並不像一般海盜那樣虛張聲勢,採取人海戰術,一擁而上,亂砍亂殺,而是遵守古老的傳統,一聲不吭地將兩條船系在一起,在船頭搭上 跳板。雙方每次各派一人走上跳板,單挑對手,一決生死。死一個再上一個,決不群毆,也決不後退。每個走上跳板的人都只有一個任務:將對方一一殺光,或者自 己戰死,由後面的同伴上來復仇。如果感到害怕,可以轉身跳進海裡,沒有人會追殺逃兵。但對於逃兵,所有的維京人都會鄙視他。即使是他的家人也會當他已經死 了,不會讓他再回家。
這種戰鬥方式在中國古代叫做“打擂臺”,其中的要領是:第一個上陣的通常是武藝最為高強的戰士,或者是像李逵那樣最為兇猛的戰士。
維京人也採取這樣的策略,不同的只是他們每個人都像李逵一樣兇猛。他們在戰鬥中赤裸上身,口中 發出粗野的吼叫。極度的憤怒使維京海盜顯得異常威猛。他們看起來不像是在拼命,而像是在享受著拼命的痛快。因為他們知道,腳下這一塊窄窄的跳板上,浸透了 祖祖輩輩的鮮血。自己的後代將來也會在同一塊跳板上與敵人拼命。他不能對不起祖先,更不能對不起兒孫。
維京狂戰士
這種在跳板上拼命的人被稱為“狂戰士”。每一個維京人都以能夠成為“狂戰士”而自豪,也以曾經殺死對方多少個“狂戰士”而驕傲。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種原始的戰鬥會激發出這麼驚人的人類本性,但是“狂戰士”的故事代代相傳,成為維京人的民族英雄。
戰船
早在8世紀末之前,船就成為維京精神的重要象徵。維京人的海船一般長70-100英尺,製作精良,可說是一件藝術品,是維京造船師精湛技藝的完美體現,可劃分為兩種不同類別。
一類是為海上劫掠或遠行所設計的海戰船,輕而窄,兩側佈滿劃槳洞。當逆風行使或需要用力劃槳時,槳手可以輕而易舉的降下船帆,操縱靈活。雖然輕便,卻很堅固耐風浪,容易在海岸停靠或在河上連接成船隊。
另一類是運送貨物進行貿易的貨船,船身又高又寬,船體也很重,42英尺高的桅杆(高阿~~)固定不動,懸掛大塊方形的橫船帆。這種船的設計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載重航行時可保持穩定,可以穿越大西洋的風浪。
兩種類型的船在建造技術上有一個共同點:船身外面包裹著一層船板,用長鐵鉚釘固定在船體上。船 板間的空隙用由動物毛和植物纖維製成的線索填塞。還有就是大名鼎鼎的高昂的彎曲船首,用一整塊完整的橡木精雕細刻而成。維京船製造龍骨的材料取自高大筆直的橡樹。龍骨中部做成弧形以增大承重量,而龍骨兩端則逐漸變窄,形成流線型通道。船肋由結實的橡木製成,材料全部取自天然彎曲的木材,經過細心打造後,安 放在龍骨的各個部分。船肋外面包裹著一寸厚的箍板(或稱船殼板),由相互交疊的橡木塊製成,用鉚釘固定在船肋上再用杉木根製成的纜索捆縛起來。
而令歐洲人聞風喪膽的維京戰船由於吃水淺,速度快,轉向靈活,十分適合遠征異地時突襲式的劫掠活動。常常悄無聲息的出現在海岸,徑直沖上海灘,船上的水手隨之大喊大叫著湧向岸邊。
有利必有弊,維京海盜戰船船身輕、吃水淺,然而它的甲板卻是露天的,因此不能起到擋風遮雨的作用。雖然有用油脂浸過的皮革覆蓋在船的某些部位,但遇上大西洋的狂風巨浪,小小的皮革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水手們穿著毛皮衣服,擠在可容納兩人的毛皮睡袋 中(同樣浸過油脂防水)在甲板上睡覺,風雨和巨浪仍然使他們又冷又濕,凍死人和夜晚被巨浪卷下海淹死都是很常見的事。由此可見,維京人的這種穿越大海的征服行動無疑必須具有無比的勇氣和堅定的毅力,在取得勝利之前首先要忍受極大的痛苦,維京人這個名詞從中世紀強烈的貶義到今天又帶有勇氣的象徵意義,是可以 理解的。
龜船(韓文:거북선或귀선)是15至18世紀間,屬於朝鮮王朝板屋船(en:panokseon)級的大型戰船。在1592到1598年壬辰衛國戰爭期間,由於幫助朝鮮王朝對抗日軍船艦贏得數場海戰,龜船的威名遠播。然而,與一般流行的信念相反,在戰爭中朝鮮海軍的主流仍然是板屋船。
首次提及龜船的紀錄來自於1413與1415年《朝鮮王朝實錄》中的記載。這些龜船被稱為「戈船」(spear-ships)或「蒙衝」(ramming ships),主要被用來抵擋女真與日本人海盜。然而,因為接下來一百多年的和平期間,這些早期龜船被廢棄不用。朝鮮海軍的大將李舜臣,被認為是有功於鼓勵海軍工程師(en:marine engineering)羅大用(Ra Dae-Yong)設計及建造這艘今日舉世聞名的船。在日軍侵朝的戰爭期間,他的龜船裝備了至少5種不同的火砲。李舜臣的龜船號稱具有鐵甲船的特色,然而這種主張是有爭議性的。他建造了3至5艘龜船,而在1782年,服役的龜船至少有40艘。
歷史
古高麗王氏王朝經常受到四面鄰國的攻擊,其中包括中國和北方野蠻人,例如蒙古的入侵,以及海盜的掠奪。為了求得生存,他們需要一支強有力的軍隊。現存不完整的資料表明,高麗人是具有創造性的戰士,
他們第一次把火箭和四輪馬車結合起來,這些戰車被佈置成臨時的流動堡壘,擁有堅固的防禦力,在開闊地帶投入戰鬥,以對抗騎兵部隊。這是一種經典的戰車,具備鋒利的長柄刀,弓箭手在這座流動堡壘裡能夠隱蔽射擊。後被稱為高麗戰車。
龜甲船船身的防護板由裝有硬木製成,形似龜殼,故叫龜甲船。船身長34米,寬4米多,甲板之上有厚木製成的外殼,並且裹上鱗狀鐵葉,可以抵禦敵人弓箭和火 器的投射,頂蓋上和甲板旁,裝著許多尖銳的鐵錐和尖刀,使敵人不易攀登。船頭呈龍頭形,內有兩個或四個大炮眼,頭尾都裝有大型鐵錐,可用來撞擊敵船。這種龜甲船被現今朝鮮人稱為當時世界最強的戰船,在世界古代海軍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龜甲戰船
建造
根據李舜臣的私人日記之一《亂中日記》(en:Nanjung Ilgi),為了應付可能的外國入侵,在與他的屬下討論過後,1591年他決定讓龜船復活。在其僚屬幫助下,他建造了第一艘當代的龜船。李的日記以及其外甥李芳所著的《行錄》(Hangrok),描述了龜船構造的細節、建造過程、用途以及用於船上的武器測試。經過了一年的研究與搭造,李指揮著其屬下完成了當時第一艘龜船。它在1592年3月27日下水,搭載了射程介於300至500公尺的火砲,並已於1592年3月12日接受了測試,就在釜山攻城戰(en:Siege of Busan)及多大浦鎮之役(en:Battle of Tadaejin)前一天。
構造
戰爭期間服役的龜船有許多種版本,不過它們一般長約100至120呎(30至37公尺),且其底層結構與板屋船極端類似。技術上來說龜船就是在板屋船之上搭起一層船殼,再加上一具巨大無比的錨懸掛在船前。在船首豎立的龍頭能散發出如霧般的硫磺氣體,有效的擾亂敵人的艦隊陣型,以及在接近與穿梭在敵艦之間時掩蔽船隻自身。同時龍頭也足夠容納一門火炮。做為某種形式的心理戰, 龍頭也能驚嚇日軍士兵。船前有一具巨大的錨,錨下繪有一張「臉」,被當作是一種撞擊工具。與標準的板屋船相同,龜船有兩支桅和一對帆。另一個相同點是龜船也利用了槳來加快速度;這就意味著,和與其交戰的日軍船隻不同,龜船的運動不僅僅依賴風力。龜船另一項勝過日本對手的優點是,龜船能在其船隻本身尺寸大小 的範圍內轉向。
龜船在它的兩個側邊各有10支槳與11個炮口。通常龍頭嘴巴的開口處也有一個炮口。在龜船的前後還各有兩個炮口。這些重型火砲允許龜船施放密集的彈幕。其成員組成通常包括50-60名作戰的水兵以及70名槳手,還有一名指揮官。龜船的上半部包覆著六角形的甲片,每塊甲片有一支鐵錐突出。此種封閉甲板的好處之一是保護朝鮮槳手及水手免於遭受火繩槍與 弓箭火力的攻擊。鐵錐被認為能夠挫敗日軍登船肉搏的企圖,因為當時日軍在海上戰鬥的主要方式正包括了以鉤爪繫住敵船、以及攀登船艦進入面對面的肉搏戰。朝鮮的書面記錄都提到了龜船是便於移動的船艦,能夠提供瞬間加速的爆發力。與標準的板屋船相同,龜船的船底特徵為U形,使其具備了穩定得多的火炮發射平臺以及,在其船隻本身尺寸大小的範圍內轉向等優點。U型船底相較於V型船底的缺點是多多少少較慢的巡航速度。
與一般流行的信念相反,在豐臣秀吉侵略朝鮮的那段時期,大約僅有3至6艘龜船進入朝鮮水軍服役;朝鮮水軍的主力戰艦仍然是板屋船,後者的尺寸大約與龜船相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建造龜船所必須消耗的資源極多。在某張於日本城池中發現的圖繪裡,龜船被描繪為三層甲板的巨獸,規模大的可以與現代的船隻相比 較。火炮置於第三層,弓箭手置於第二層,部隊則部署在第一層。船上也有無數的汲柄,用於釋放儲水以撲滅船上的火源。繪畫中的許多武器及其功能被歷史學家認為是應在其年代之前的許多年。
武器
龍頭
龍頭置於船首之上。龜船上裝設的龍頭有許多種不同的版本。起初龍頭是做為一種早期心理戰的形式去震懾日軍士兵。另一種形式的龍頭裝備了噴射管,能夠釋放有毒的濃霧,後者在船中的一堆碗裡用硫磺與硝的混合物來製造。煙霧可以用來遮蔽視線,打亂日軍適當運動與協調的能力。[7]另一種版本的龍頭將火砲置於其口中,使得船隻看起來更具威脅性。
李舜臣的日記解說道火砲可置於龍口並向敵艦射擊[8]。
鐵長釘和鐵甲
鐵長釘是裝在甲板上,作用是使日本士兵登上龜船時腳部會被刺穿,防止日本士兵登上龜船。根據古時記載鐵釘會被空米包所覆蓋使它看起來很安全,用以迷惑日本士兵登上龜船,但現代學者則認為說法難以置信,因為這個做法會引來敵方的火矢攻擊。
鐵甲是船體的「貝殼」用來保護水手,槳手也保護火繩槍與火炮,與板屋船(Panokseon)有所不同
火砲
火砲是龜船勝過日軍艦艇的主要優點,有了火砲龜船能在一定距離擊毀日軍船隻。龜船與標準的板屋船一樣,能夠搭載大約30門火砲。通常龜船的兩邊各有 11座砲門,前後各有2座。各種不同型號的龜船搭載了24至36門火砲。龜船的龍口中也能裝設一門火砲。由於龜船的四面八方都有砲口,它可以向任何方位射擊。
龜船搭載了天、地、玄、黃以及勝字銃筒。勝字銃筒是最輕型的火砲,射程約200公尺,而最重的天字銃筒射程為600公尺。玄字與黃字銃筒是中型的火砲,通常發射火矢(fire arrows)而非砲彈。
戰術運用
李舜臣將龜船當作一種近距離突擊艦艇而將其復活,與它過去的功能一樣想用來 將敵船撞沉。它將劃行直衝敵陣,打亂其序列。緊接著撞擊之後,龜船舷側便向四面 八方施放一輪火砲攻擊。由於此種戰術,日本人將龜船稱為目藏船(目蔵船)(mekurabune,盲船),正因為它們會拉近距離,看起來突然爆發似的撞進敵船。這種類型的攻擊曾運用在 唐浦(Dangpo)、玉浦(Okpo)及1592年的泗川(Sacheon)海戰中。
龜船甲片的主要用處是做為反制攀艦登船的裝置,上面搭蓋了一層覆板且突出了一根根鐵錐。攀登用的鉤爪無法在上頭得到穩固的支撐點,而跳上龜船通常也 意味著被洞穿。鐵殼也使得日軍船隻較難摧毀它,它使得龜船能夠在來自上方的火炮轟擊中存活下來,同時其斜面也能彈開火繩槍彈與弓箭。
之後龜船還被用於其他用途,例如在露梁(Noryang)海戰中,做為攻擊的矛頭或者在狹窄水域伏擊日軍船艦。
與流行的描述不同,龜船並不是非常緩慢的船隻。龜船既能運用劃槳也能運用風帆推進,而且其相當有限的裝甲使它相對的較為輕利。李舜臣將它設計既快速又輕巧,以適應衝撞敵艦的目的。
瑪雅羽射手
歷史
考古學家長期認為古瑪雅人是性情溫和的和平民族。但是現在知道,瑪雅戰爭是激烈的、長期的、不可 調和的,因為食物供應和運輸的限制使瑪雅各侯國不可能連成一個大帝國。考古記錄顯示,到古典期崩潰時,戰爭更加激烈頻繁。二戰後各類考古發現提出了有力的 證據:許多瑪雅遺址周圍都有堅實的防禦工事;1946年發現的波拿蒙派克遺址的石頭紀念碑和壁畫上刻著戰爭和俘虜的生動畫面;對瑪雅文字的解讀發現都是皇 家吹噓征服的銘文。瑪雅國王相互打仗,以俘獲虐待對方為能事,其中一個不幸的失敗者就是考潘的一個國王,他的名字就是我們難以忘記的“兔18國王”。
戰爭中古瑪雅人進一步發展了弓箭技術,並將其投入到實戰使用。和亞洲組合弓以及英格蘭長弓相 比,瑪雅弓箭技術並不高明。由於俘虜比殺死目標更為重要,瑪雅指揮官通常下令射手只需傷害敵人即可。和其他的瑪雅戰士一樣,羽射手身著特色服裝,所以指揮 官能輕易辨認出隊伍,並把他們安排在適當的位置。在戰鬥序列中羽射手地位不如其他戰士,所以身份相對低微、戰鬥技巧相對拙劣的人充當了羽射手的角色。身份 高貴、更具野心的人們則加入雄鷹戰士,因為後者有更多機會俘獲俘虜。
經驗老道、技巧豐富的羽射手被稱為精銳羽射手。對於徹底戰勝對手而言他們是非常重要的部隊,因為精銳羽射手箭無虛發的齊射能迅速消滅敵人,摧毀敵軍士氣。
西班牙征服者
歷史
西班牙征服者是 16 世紀初期的西班牙冒險家。他們為西班牙帝國探險並征服了大半個中南美洲,他們的探險既非政府推動,也未獲政府資助,而是商人贊助的私人活動,主要的目的是探險、打劫並向當地人宣揚基督教。
許多探險名人追求的是只存在於傳奇故事中的寶藏,諸如七金城和不老泉;另一批人則締造了許多歐洲探險家在這個時代的重要首次記錄。瓦斯科努尼巴博率領部眾橫越中美洲,成為首位看到太平洋的歐洲人。
西班牙帝國在美洲 50 年的探險和剝削,一方面增加了財富,一方面擴張了領土,但犧牲的是當地的原住民。西元 1521 年荷南科爾蒂斯攻佔路阿茲特克帝國首都特諾奇特朗;西元 1530 年代法蘭西斯科皮劄羅征服了秘魯的印加帝國。即使這些偉大的文明遭到摧毀,
韃靼騎兵
歷史
西元3世紀開始,匈奴人使用馬鞍,並迅速確立了在西歐軍隊前的科技領先地位。他們能站在馬鞍上, 用長槍完成一次衝鋒。由於馬鞍的存在,人以及馬的力量能充分發揮到長槍槍頭。除了亞歷山大的近衛部隊夥伴騎兵之外,很少有歐洲騎兵能在擁有長槍或者長矛的 情況下做到這點。成千上萬的野蠻人騎兵揮動長矛,推動了古典時代戰爭的激烈進步。羅馬人不得不開始重視騎兵,最終雇用野蠻人編入部隊。在匈奴和蒙古的軍隊 中,韃靼的意思就是英雄。
匈奴最強悍的輕裝騎兵部隊就稱作精銳韃靼騎兵。他們來去如風,出奇制勝,一旦情況不妙立刻逃之夭夭。韃靼騎兵的機動力使得他們成為一支毀滅性力量,但是薄弱的盔甲在同重裝騎兵近戰時處於劣勢。
馬邑之戰的失敗使漢武帝認識到兩點,一是被動的防禦解決不了匈奴騎兵,只有主動的派騎兵深入匈奴境內,對匈奴進行主動的持續的打擊才是解決匈奴騎兵的唯一手段,騎兵的戰略地位從此確定:二是以韓安國,李廣等為代表的老將以不適合新的作戰模式,需要培養新一代的擅長使用騎兵進行長途奔襲的將領,於是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出現了。而正是衛青,霍去病和他們的騎兵給匈奴人帶來了噩夢,從而成就了偉大的漢武大帝。 馬邑之戰的失敗對漢朝來說是件好事,在失敗中找原因,使整個戰略方針發生改變,產生新的軍事變革。正是長期的對匈奴作戰早就了衛青,霍去病,成就了漢武帝,留下了李廣難封,蘇武牧羊的典故,留下了輝煌的大漢王朝。
戰馬
陰山等地 的岩畫中出現的牽馬圖和騎馬圖表明在5000年左右,北方草原民族已順利完成了對馬的馴化。正是由於對馬馴化的成功,帶來了草原劃時代的變革,使草原經濟 逐漸由畜牧轉變為遊牧,點燃了燦爛的草原遊牧文化的火炬。由於馬的乘騎,徹底改變了草原先民的生產、生活,以及思維方式。尤其是馬的迅捷和靈活,給草原民 族的軍事帶來了空前的活力和優勢,也賦予了騎馬民族戰鬥的人生,馬成為草原民族生死與共的朋友。
外貝加爾、蒙古和內蒙古地 區發掘的上千座匈奴墓葬顯示,用馬頭陪葬是匈奴民族的重要習俗,馬不僅是財富的象徵,更是匈奴民族競爭力的源泉。馬匹在匈奴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雙重角色,和 平時期它更多是作為交通工具,戰爭時期,它就成為戰馬。從出土實物看,匈奴馬匹身體略矮,頭部偏大,應屬於蒙古馬。蒙古馬雖不十分高大,但體能充沛,耐力 持久,行動迅速,非常適應高原環境,因此,蒙古馬作為草原戰馬更較其他馬種佔有優勢。這些優良的戰馬再配上先進的禦馬工具——馬籠頭和便於乘騎的馬鞍,大 大增強了匈奴軍隊的戰鬥能力。《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兵種“盡為甲騎”, 表明戰馬是匈奴軍事的重要組成元素。“控弦之士三十余萬”充分顯示了匈奴帝國強大的軍事實力。
匈奴盔甲
在需要近身搏鬥的冷兵器時代,士兵裝備的堅實與否會極大地影響著軍隊整體的戰鬥力。匈奴人深諳此道,非常重視士兵的保護,他們不像中原士兵靠盾牌保護自己,而代之以更省勁、更堅固的盔甲來裝備自身,形成“盡為甲騎”、機動靈活而又龐大的匈奴騎兵。
出土的匈奴頭盔繼承了北方草原的傳統,與北京昌平西周白浮木槨墓及內蒙古赤峰市甯城南山根出土 的東胡族青銅頭盔形制相仿,匈奴的頭盔仍為青銅質地,素面無沿,盔頂有方鈕,兩側護耳下方有系穿帶子的小洞,兩面開口,佩戴可不分前後。從其形制看,我們 可以瞭解匈奴頭盔的系戴方式,同時也可體會到這樣的頭部防護在激烈的肉搏戰中對士兵所起到的良好保護作用。匈奴鎧甲比起頭盔來更少見,高勒毛都M32出土 的匈奴甲殘片青銅製成,呈魚鱗狀密佈,顯得非常堅實。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利用匈奴青銅甲片復原了一件匈奴鎧甲,尺寸約為65×50㎝,分前後兩片,由眾多 的圓形青銅甲片組合而成。甲片之間原應用皮條連系,但皮條已腐朽,因此只剩下甲片。
綜上所述,匈奴民族有完善的軍事裝備。優良的戰馬,矯健的騎士,堅固的盔甲,加上鋒利無比的兵 器,勾勒出了匈奴軍隊的威武風姿,用“兵利馬疾”形容匈奴軍隊,當是最恰當的概括。《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其攻戰,斬首虜賜一卮酒,而所得鹵獲因以予 之,得人以為奴婢。故其戰,人人自為趣利,善為誘兵以冒敵。故其見敵則逐利,如鳥之集……戰而扶輿死者,盡得死者家財。” 這說明匈奴軍隊有良好的激勵措施。此外,匈奴墓葬出土物表明,匈奴人以開放的視野和胸懷對比其先進的文明加以吸收和引進也是使其不斷強大的一個因素。所有 這些構成了草原第一帝國的軍事基礎,為匈奴族角逐草原霸主提供了堅強的軍事保障。
軍事
匈奴民族有完善的軍事裝備。優良的戰馬,矯健的騎士,堅固的盔甲,加上鋒利無比的兵器。
馬匹在匈奴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雙重角色,平時是作為交通工具,戰時則成為戰馬。從出土實物看,匈奴馬匹身體略矮,頭部偏大,應屬於蒙古馬。蒙古馬雖不十分高大,但體能充沛,耐力持久,行動迅速,非常適應高原環境,再配上禦馬工具——馬籠頭和馬鞍,大大增強匈奴軍隊的戰力。《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兵“盡為甲騎”、“控弦之士三十余萬”。
匈奴兵器“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考古發掘資料與此正相吻合。匈奴墓地發掘情況顯示,兵器一般出土於男性墓葬中,以銅、鐵、骨、木質地為主,主要有弓、箭鏃、弩機、刀、劍、戈、矛、斧、流星錘等。
匈奴人不像中原士兵靠盾牌保護自己,而代之以更省勁、更堅固的盔甲來裝備自身,形成“盡為甲騎”、機動靈活而又強大的匈奴騎兵。
阿茲特克豹戰士
要瞭解美洲虎武士,我們就必須先瞭解阿茲特克的宗教思想。在我看來,阿茲特克文明的最大特點是血 腥——他們癡迷于大量的活人祭祀。這是因為他們認為在創造世界的過程中,他們的神把心臟和鮮血獻給了太陽,因而阿茲特克人作為神的受益者,必須用類似的祭祀來維持宇宙完美的平衡。大多數的神靈都需要定期的祭祀,而最需要供奉的就是他們的守護神——戰神惠茨羅伯底裡。他們認為,如果每日不用心臟和鮮血奉獻給戰神的話,神就會缺乏和黑暗勢力進行戰鬥的力量,那就會導致第二天清晨太陽不能夠正常升起。換言之心臟和鮮血就是戰神惠茨羅伯底裡的能量(多麼恐怖的 神)。因而,為了維持每天大量的活人祭祀,阿茲特克人就必須去進攻(不是征服)周圍的部落,俘獲戰俘(全部用來祭祀),並迫使部落定期進貢活人,還有其他各種物品等等(當然阿茲特克人也會把自己人當作祭祀品,而且他們以被選中而榮,但大量屠戮自己人是不可能的)。因此,阿茲特克人必須擁有一部強大的戰爭機 器來維持各個部族對他們的進貢或繼續向外擴張來獲得更多的人口祭祀,而美洲虎武士就是這支強悍的軍隊裡的精英。
現在來談談阿茲特克人的軍事思想,他們對軍事勝利極為重視,但他們不是靠堡壘來維持對戰敗民族的 佔領,事實上只是靠恐嚇來獲得其他民族對他們的臣服——由於害怕報復,各個部族才源源不斷地進貢。而他們的恐嚇工具就是強大的阿茲特克軍隊。在南美洲的三 大文明——印加,瑪雅,阿茲特克中,阿茲特克人是最野蠻好鬥的民族。可以這樣說,印加帝國的象徵是黃金,瑪雅的象徵是科技和金字塔,而阿茲特克的象徵就是武力,而他們軍事力量的象徵就是——美洲虎武士了。
阿茲特克的戰爭機器是富有效率的,所有男孩都要接受軍事訓練。每一個健全的男性滿20周歲就必須投入到每年慣例的對外征戰中,他們還擁有一個職業軍人階層,由貴族和作戰勇敢的平民組成,他們的唯一職責就是作戰。這個階層的就是美洲虎武士或雄鷹戰士組 成的,可以說是由獲得美洲虎勳位或雄鷹勳位的人組成的。這個階層不是是世襲的,只要誰作戰勇敢,都可以升入這個階級(一名戰士能積累到4個以上的俘虜就可 以了,為什麼條件不是殺死4個以上的敵人呢?這是因為阿茲特克人要帶俘虜回去進行活人祭祀,所以在戰場上他們儘量不殺死敵人。但他們這種“幼稚”的不殺傷 戰術在後來對付西班牙人的入侵中吃了大虧)。
到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美洲虎武士了:隨著一個戰士所抓獲的第4個俘虜被祭祀完備,身經百戰的戰士就獲得猛虎或雄鷹騎士頭銜,成為太陽神的僕人。讓我們看看這種武士究竟是怎樣的吧:
1.美洲虎武士的裝備:美洲虎武士其實就是精英武士,阿茲特克人崇拜美洲虎這種南美叢林之王,認為它“謹慎,聰明,高貴”,是一種強大的動物,能夠在迅速躍起撲倒進攻者以前躲開射過來的箭。精英戰士們披上這種虎皮戰甲,一方面是為了能獲得美洲虎的力量,象美洲虎一樣勇猛,另一方面是為了威嚇敵人。這種虎皮戰甲內有用鹽浸泡過的棉質盔甲,大約兩指厚,以便緩衝石斧,石箭的衝擊,事實上證明這種盔甲是很 有效的,不少西班牙人在對阿茲特克人的戰爭中喜歡在他們的鋼甲上裹上這種棉質盔甲,但是這種棉質盔甲在抵禦西班牙人的火槍和利劍時就顯得不堪一擊了。虎皮上有各種五顏六色的羽毛裝飾(抓獲的俘虜越多,裝飾就越華麗)。再來看看美洲虎武士手裡握的黑曜石劍吧。這是一種兩側鑲嵌鋒利黑曜石的木劍,刀鋒鋒利得足 以用來剃須,用烏龜糞便粘住以固定(令人匪夷所思的“膠水”),設計成可以用雙手握。別看這只是一種“石斧”,但是威力驚人——特別是在對付不穿鋼甲的人時候。根據西班牙人的記載,使用它只需一擊便可砍下馬頭!實戰證明,配備這種武器的美洲虎武士在白刃戰中是難以對付的,這樣,他們的傷亡比普通士兵要小而 且能抓獲更多的俘虜,於是他們的特權地位就更加穩固了。武士們的盾牌通常是用藤條編成或者是用淬火的堅硬木料製成,外面裹上皮革進行加固並在表面加於羽毛裝飾。此外,軍官背上插有用羽毛,寶石,金銀裝飾起來的高聳的編織品。既能表明級別,也能在混亂的戰鬥中起到聯繫的作用,使指揮官確定各個戰鬥團隊的位 置。可是在和西班牙人的戰鬥中,過於華麗的指揮官太容易成為西班牙人的靶子,使他們非常輕鬆就能瓦解阿茲特克人的聯絡,這也是西班牙人能在和阿茲特克人的戰鬥中取得上風的一個重要原因。
2.美洲虎武士的戰鬥方式:在阿茲特克人眼中,武器的地位是不同的,低級別的戰士使用弓箭,而高級別的戰士,比如美洲虎武士,雄鷹戰士,使用的是黑曜石劍和戟狀的梭標。他們典型的戰鬥方式是以矢石齊發開始,接著拉開一條很長的戰線接近敵軍,邊走邊用 標槍發射器猛烈攻擊。然後阿茲特克勇敢善戰的先鋒部隊——美洲虎武士們就帶頭衝鋒,雙方展開慘烈的白刃戰……但是,可能當戰鬥結束後,傷亡卻不大。因為他們不重視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阿茲特克的戰士們認為殺死一個敵人毫無用處,而受傷的俘虜不適合奉獻給神,所以他們寧願用黑曜石劍的平滑一面將對方擊暈,而 不是利用有鋒利刀鋒的一面殺傷他。最常見的情況是戰士盡可能地消耗對方的力氣,使他們膽怯或者暈倒,然後將他們帶回軍營,把毫無知覺的“獵物”扔在地上, 似乎俘虜自己也累得不願意呼吸了。這樣,完整無缺的俘虜就可以獻給神了。
3.美洲虎武士的晉升過程:
A.一位阿茲特克戰士剛抓獲到第一個俘虜後,他會獲得一件有蠍子或花卉圖案的斗篷以及其他衣服。
B.抓到第二個後的獎賞是鑲紅邊的斗篷。
C.抓到第三個後就有權利穿一種頗費手工來製作的斗篷,叫做“用榮譽編織的珠寶”。
D.抓到第四個後他就晉升到更高的軍事階層,能夠戴獨特的頭飾,得到新的武器,特別的徽章,附加的衣服和儀式用裝束。
E.隨著第四個俘虜成為祭祀後,戰士就獲得美洲虎武士或雄鷹戰士的頭銜,成為太陽神托那迪尤的僕人。
F.加入此階層後,美洲虎武士和雄鷹戰士就享有許多特權。他們可以免除稅務及貢品,他們能夠納妾,食人肉,公開喝奧克利特(一種酒)以及在皇宮裡進餐。他們經常召開軍事會議,在軍事上為皇帝出謀劃策。
但是再驍勇善戰的美洲虎武士,還是抵擋不住西班牙人的火槍。1519年4月,征服者科爾特斯率領 600名士兵和16匹戰馬在墨西哥海岸登陸,西班牙人在幾個被迫歸順阿茲特克人的印地安部落的幫助下,向阿茲特克人發動了進攻,僅僅幾個月科爾特斯就將阿茲特克帝國的皇帝蒙特蘇瑪二世變成了傀儡,不到兩年就消滅了阿茲特克帝國。
根據西班牙人的記載,他們在一次阿茲特克人的慶典上就殺了8000到10000名阿茲特克武士。 不過阿茲特克人也取得一次勝利,在1520年6月30日夜晚,後來被西班牙人稱為“悲痛之夜”的晚上,西班牙人損失了800名士兵,都給阿茲特克人活捉成 為了祭品。這也充分體現了阿茲特克人在戰場上以不殺死敵人,以生擒俘虜為目的宗旨。結果,歷次戰鬥西班牙人都從他們那裡占了不少便宜。在西班牙人的武器面前,阿茲特克武士漂亮的虎皮戰甲,華麗的羽毛頭飾,還有黑曜石木劍,都是那麼不堪一擊,對西班牙人來說,它們都是道具而已。西班牙人肆意屠殺,掠奪,加上 戰亂引起的饑荒,從歐洲帶來的天花等惡性傳染病等,使阿茲特克文明徹底崩潰了。
美洲虎武士這種帶有阿茲特克人美好願望的戰士就這樣隨著阿茲特克帝國的毀滅而消失了,現在,我們只有在墨西哥的印地安人舉行祭祀活動時,才能看到有美洲虎武士扮相的人出現,重溫他們祖先昔日的無上榮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