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8200802_22090.jpg

隨 著獎勵減少而導致態度逐漸消極,隨著獎勵增加而導致態度逐漸積極的心理現象,在社會心理學中被稱之為“阿倫森效應”。阿倫森效應也指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 的喜歡、獎勵、讚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歡那些顯得不斷減少的人或物。阿倫森效應提醒人們,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應該盡力避免由於自己的表現不當所造 成的他人對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轉。同樣,它也提醒我們在形成對別人的印象過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響而形成錯誤的態度。

阿倫森效應-簡介

    01300000180080121739018784401_s.jpg

阿倫森

阿倫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 他認為,人們大都喜歡那些對自己表示讚賞的態度或行為不斷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態度或行為不斷減少的人或事。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主要是挫折感在作 怪。從倍加褒獎到小的讚賞乃至不再讚揚,這種遞減會導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較平靜地加以承受。然而,繼之不被褒獎反被貶低,挫折 感會陡然增大,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遞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悅及心理反感的。

實驗

阿倫森效應的實驗是將實驗人分4組對某一人給予不同的評價,藉以觀察某人對哪一組最具好感。第一組始終對之褒揚有加,第二組始終對之貶損否定,第三組先褒後貶,第四組先貶後褒。

此實驗對數十人進行過後,發現絕大部分人對第四組最具好感,而對第三組最為反感。

啟示

阿倫森效應提醒人們,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應該盡力避免由於自己的表現不當所造成的他人對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轉。同樣,它也提醒我們在形成對別人的印象過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響而形成錯誤的態度。

阿倫森效應-意義

    01300000180080121739026316728_s.jpg

阿倫森效應

阿倫森效應也從一個角度解釋了為什麼“相愛容易、想處太難”的婚姻難題:一對戀人,在結婚前,總是試圖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也總是試圖更多地照顧對 方。但結婚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對方的照顧越來越少,真實的自我也表現得越來越多。阿倫森效應告訴我們:人們最不喜歡那些顯得不斷減少的人或物。所以, 問題出現了。

同理,一個新員工畢 業後分到一個單位工作,剛一進單位,總是下決心要好好地積極表現一番,以給領導和同事們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於是,他每天提前到單位打水掃地,節假日主 動要求加班,領導佈置的任務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難,也硬著頭皮一概承攬下來。但,如果他不能這樣長期堅持下去,領導和同事對他的印象就會由好轉壞,甚至 比那些剛開始來的時候表現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還不好。

同理,作為領導者,如果喜歡自己的下屬,獎勵、讚揚不斷增加,就會得到下屬的喜歡。

阿倫森效應-舉例分析

    01300000180080121739066051055_s.jpg

1、反例

阿倫森效應

小剛大學畢業後分到一個單位工作,剛一進單位,他決心好好地積極表現一番,以給領導和同事們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於是,他每天提前到單位打水掃地,節假日主動要求加班,領導佈置的任務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難,也硬著頭皮一概承攬下來。

本來,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人積極表現一下自我是無可厚議的。但問題是小剛的此時表現與其真正的思想覺悟、為人處世的一貫態度和行為模式相 差甚遠,夾雜著“過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難以有長久的堅持性。沒過多久,小剛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拖了,還經常遲到,對領導佈置的任務更是挑肥揀瘦。結 果,領導和同事們對他的印象由好轉壞,甚至比那些剛開始來的時候表現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還不好。因為大家對他已有了一個“高期待、高標準”,另外,大家 認為他剛開始的積極表現是“裝假”,而“誠實”是我們社會評定一個人所運用的“核心品質”。

2、一個故事

國外一 位老人,退休後想圖個清淨,於是就在湖區買了一所房子.住下的前幾周倒還太平。可是不久,有幾個年輕人開始在附近追逐打鬧、踢垃圾桶、且大喊大叫。老人受 不了這些噪音,出去對這些年輕人說:”你們玩得真開心。我喜歡熱鬧,如果你們每天都來這裡玩耍,我給你們每人一元錢。“年輕人當然高興,既玩了還能得錢, 何樂而不為呢?於是他們更加賣力地鬧將起來。過了兩天,老人:愁眉苦臉”地說:“我到現在還沒收到養老金,所以,從明天起,每天只能給你們五角錢了。”年 輕人雖然顯得不太開心,但還是接受了老人的錢。每天下午繼續來這裡打鬧,又過了幾天,老人“非常愧疚”地對他們講“真對不起,通貨膨脹使我不得不重新計畫 我的開支,所以每天只能給你們一毛錢了。”“一毛錢?”一個年輕人臉色發青,“我們才不會為區區一毛錢在這裡浪費時間呢,不幹了。”從此,老人有了安靜悠然的日子。

這個故事中,老人的智慧其實暗合了心理學上的“阿倫森效應”。

實際上,“阿倫森效應”在組織生活中也是常見的。比如以為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到政府部門工作,從被保護的環境一下子跳入了一個競爭性的環境,很容易發生“適應不良症”。 作為新人,開始時的勤奮工作可能被領導和同事重視並得到讚揚,但日子一長,從局外人逐漸成為局內人,領導的表揚沒了,同事的讚賞少了,他會感到不自在,感 到自己可有可無,無足輕重,產生挫折心理,所以工作積極性大受影響,沒有初來時的那股幹勁了,孰不知這種由勤到不勤的轉變,對領導和同事而言,同樣會產 生:“褒獎遞減”作用,形成“阿倫森效應”,對其表露出不滿。這會進一步加劇該學生的挫折感,使其更加懶散,進而大家更沒有好印象。這種惡性循環會使這位大學生越來越陷入一種非常失敗的關係之中。

阿倫森效應-應用

    01300000180080121739102997868_s.jpg

阿倫森效應

一些非常重要的社會規律和生活法則,隱藏在複雜的社會現象之中。

掌握它們,會幫你發現事物真相,更深刻地認識社會和人性;合理運用它們,許多複雜和疑難問題會迎刃而解。

有趣的小童心理

在大院的後面,停放著一部破舊的汽車,院子裡的孩子們吃完晚飯便會跑出來,攀上車廂蹦蹦跳跳,樂此不彼地玩耍,吵嚷聲震耳欲聾,大人越管,眾孩童跳 的聲音越大,大人們見此情景,只有無奈搖頭。這天,院子裡新搬來一位王老師,他對孩子說:“孩子們,你們今天比賽,看誰蹦得最響,獎玩具手槍一支。”眾童 歡呼雀躍,爭相蹦跳,優者果然得到玩具手槍。次日,王老師又來到車前,說:“今天繼續比賽,獎品為一塊巧克力。”眾童見獎品直線下跌,紛紛不悅,無人賣力 蹦跳,聲音稀疏而微弱。第三天,王老師又對孩子們說:“今日獎品為花生米二粒。”眾童聞言,紛紛跳下汽車,都說:“不蹦了,真沒意思,回家看電視得了。”

王老師就是抓住了有趣的小童心理,在正面無法突破的情況下,採用獎勵遞減法,收到了奇妙的效果。王老師的做法極契合社會心理學中的“阿倫森效應”。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心理實驗:讓4組人對某人進行不同的評價,從而找出最佳效果的褒貶順序。第一組始終對這個人讚揚有加,第二組始終對這個人貶 損否定,第三組先褒後貶,第四組先貶後褒。對數十人做過此實驗後,發現絕大部分人對第四組最有好感,而對第三組最為反感。這就是阿倫森效應:大多數人喜歡 褒獎不斷增加,批評不斷減少。

王老師取勝的原因在於:處於成長期的孩子有著強烈的表現欲,他們想盡辦法引起成人對自己的注意。至於採用什麼方法,造成什麼影響,不是他們的腦瓜能 夠考慮的範圍。這個時候的孩子還有逆反心理,如果對他們採用強制的辦法,只會強化他們的表現欲,引起他們的行為對抗,事與願違。王老師的安排,意在排除孩 子逆反的根源,避免心理誘導過程中出現新的干擾。

善用阿倫森效應

01300000206900123959811792068_s.jpg


大 人都喜歡聽好話,更何況孩子。因此,在教育中,面對孩子天真幼稚的行為,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判定,應發自內心地讚美孩子的創造力:“你真行!我小時候可不 如你。”隨著孩子年歲的增長,對他的鼓勵更應多於批評,孩子的進步就會越來越快,也會把家長當作自己成長道路的良師益友。如果為人父母,只知道一味地責 備,甚至惡狠狠地訓斥,那麼必定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在你的訓斥聲中漸漸喪失殆盡,同時毀掉的還有你與孩子的關係。

另外,阿倫森效應也提醒職場中人,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要儘量避免由於自己的表現不當所造成的他人對自己印象向不良方向的逆轉。同樣,在形成對別人的印象判斷過程中,也要避免受阿倫森效應的影響而形成錯誤的態度。

小明大學畢業後分到一家行政單位,剛來時他決定積極表現自己,給領導和同事留下極佳的第一印象。於是,他每天提前半小時上班,到單位打水掃地,節假 日主動要求加班,領導佈置的工作即使明明由他來完成有很大的困難,他也硬著頭皮承攬下來。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積極表現自我無可厚議。但小明的表現與 他真正的思想覺悟、為人處世的態度和行為相差甚遠,有著強烈的掩飾成分,因而也就不可能長久堅持。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小明水也不打,地也不拖,還經常遲 到,對領導佈置的工作更是挑肥揀瘦。結果,領導和同事對他的印象由好轉壞,甚至比那些剛開始來的時候表現不佳的青年的印象還差。因為剛一開始,大家對他已 經有了一個很高的期待,就用高標準在要求他,而他後來的表現,很輕易地被認為剛開始的積極表現是假裝出來的,而誠實是社會評定個人所需擁有的主要品質。

別被別人的好話套住

 

01300000206900123959822912253_s.jpg

 


其實,不僅是孩子喜歡聽好話,大人又何嘗不願意聽恭維話?但是我們一定要懂得提防別人給自己大灌米湯。你是否還記得馬克.吐溫的著名小說《羊皮手套》:

直布羅陀買手套那件事一直讓我無法忘懷。當時,譚、船上的外科大夫和我,三個人在船靠岸後來到了大廣場。在那裡,我們一邊聽優美的軍樂隊演奏,一邊 欣賞英國婦女和西班牙婦女的美貌和漂亮的時裝。9點鐘,我們要去劇院,但是在途中卻碰到將軍、法官、提督、上校和“美利堅合眾國駐歐亞非三洲特派專員”。 這幾個人可是船上的“權貴”,他們說剛從劇院回來,在那裡他們登記了各自的官銜,還嘗遍了菜單上所有的菜。他們說要去法院附近的小百貨店去買羊皮手套。據 說,那種手套式樣精美,價錢公道。所以,我們三個也跟著一同去了小百貨商店。

店裡有位非常漂亮的小姐,給我拿了一副藍手套。 我說不喜歡藍色的,可她卻說,像我這樣的手戴藍手套更好看。她的話讓我動心了。我偷看了一下自己的手,不知怎麼竟然也認為藍色更適合自己。我用左手試戴手 套,可是,我感到很窘迫,因為尺寸太小了,我的手太大了,戴不上。“啊,正好!她說道。我聽了頓時心花怒放,其實我心裡明白根本不是這麼回事。我使勁一 拉,真掃興,竟沒戴上。“喲!我看您是戴慣了羊皮手套!”她微笑著說:“不像有些人戴這手套總是笨手笨腳的。”

我萬萬沒有想她竟說出了這麼一句恭維話。我只知道應該把羊皮手套戴上。我又一使勁,手套竟從拇指根部一直裂到掌心去了——我拼命地遮掩著裂縫。她還在一味地大灌迷湯,我也索性堅持到底)——不能不識抬舉。
“喲,您真有經驗!”她說。這時,手背又開了個口。

這雙手套就像為您量身定做的一樣——您的手真細巧——萬一繃壞,您不必付錢。”當中橫裡也綻開了。“我一向看得出什麼樣的先生最適合戴羊皮手套。 像您這樣戴才顯得大方,只有老資格才會這樣。”這時,手套指節那兒的羊皮也裂開了。一雙手套眼看著就變成了叫人看著傷心的一堆破爛。因為我頭上已經給戴上 了十七八頂高帽子,所以,我也沒臉聲張,不敢把手套扔回到這天仙的手裡。

我渾身燥熱難當,又好氣,又狼狽,可心裡還是挺高興。可讓我不開心的是,那兩位仁兄居然興致勃勃地眼看我出洋相。我巴不得他們趕快消失掉。我心裡很 不是滋味,感覺很害臊,可面子上卻開開心心地說:“這雙手套正合適,恰巧合手。我喜歡合手的手套。不,不要緊,夫人,不要緊;還有一隻手套,我到街上去 戴。店裡頭真熱。

店裡是熱。我從沒在這麼熱的地方呆過。我付了帳,還瀟灑地鞠了一躬,離開了小百貨商店。可就在出門的那一瞬間,我感覺那個女人眼裡好像帶了幾分譏誚。但我一直沒回頭,直到到了街上,才敢回頭向小店望去,她正呵呵大笑。

我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我走過這條街,然後,將那堆破爛扔進了垃圾堆。惟一讓我感到安慰的是,那兩位仁兄對我還算客氣,沒在船上把我的事張揚出去。我們總會這樣彼此放過一馬,因為,看別人的笑話不但會落個沒趣,還會有傷感情。

《羊皮手套》的故事也是阿倫森效應想告訴我們的:保持清醒和理智,別被別人的好話套牢,以至讓自己陷入窘境。

 

峰迴路轉,曲徑通幽


老 子說得好:“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意思是說:要想達到某種目的,當直接手段收不到效果的 時候,完全可以採取一些“曲線救國”的方法,以達到“峰迴路轉,曲徑通幽”的境界。這也是阿倫效應的主旨。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能有這種平和的心 態,許多事情都會迎刃而解的。

比如說求職。為了能給自己一個充分展示才華的機會,如今很多求職者已改變過去求職者想一步到位的做法,而理智地選擇了“小步慢跑”:降低身價先工作,在工作中展示才華,再實現自己的夢想。

有一位元電腦博士,畢業後找工作時接連碰壁,許多家公司都將這位博士拒之門外。這樣高的學歷,這樣吃香的專業,為什麼找不到一份工作呢?

萬般無奈之下,這位博士決 定換一種方法試試。他去面試時,再也不說自己是博士生了,而是以最低的身份去求職。果然見效,不久他便被一家電腦公司聘用,他成了一名基層的程式錄入員。 程式錄入員可以說是一份極沒人緣的工作,稍有學歷的人都不願做,但是這位博士卻幹得很認真。沒多久,上司發現他很有才華,因為他能看出程式中的錯誤。上司 詳細地瞭解了他的情況後,給他安排了一個與本科畢業生對口的工作,因為他跟上司說自己是本科畢業生。又過不久,老闆發現他不但能勝任新的工作,這能提出很 多有價值的建議,於是又找他談話。再次談話後,老闆又提升了他。

又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老闆發現他的專業知識的廣度與濃度非碩士可比,就又找他談話。這時,他亮出了博士學位證明,並跟老闆說明了自己這樣做的原因。老闆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先當“保姆”再當“管家”,先坐“冷板凳”再睡“熱炕頭”,面對中國當今人才的激烈競爭,大學畢業生們為了一份好工作,他們不得不用盡方法。

3年前,大學本 科畢業的張先生去一家賓館應聘電氣工程師一職,但是未被聘用,只是說:“如果你想在這家賓館工作,只能從電氣維修工做起。”張先生留了下來,成為了賓館的 一名電氣維修工。3年中他兢兢業業。工作成績非常突出。一天,賓館突然全線停電,致使賓館無法照常營業。有關人員進行全面檢查,但是3小時過去了,仍沒找 到事故原因,此時張先生毛遂自薦,僅用20分鐘就修好了線路。他的表現不但贏得了賓館上下人等的讚賞,還被提拔為行政部經理。

 

 

阿倫森效應-行走職場

    


一 看打扮二看穿,情感溝通不能刪。”這樣的順口溜被許多人用在了職場中。不可否認,行走職場,“異性緣”就如同一個良好的見面禮,能為我們贏得機會。但是, 我們仍要提醒各位美麗的女性——嬌嗔美人,栽倒在職場上  “趙哥,這次你一定要幫我啦,不然我就死定了。”剛來公司報到不久的韓菲兒一臉嬌嗔,足以讓人 酸掉大牙。然而,在這個男多女少的公司裡,這一套絕對有效,工作、生活上遇到什麼困難,韓菲兒一定會亮出她的“撒手鐧”,通常都能行之有效。

韓菲兒的確有幾分姿色,尖下巴,卷翹的睫毛配上那性感得足以激發無限想像力的漂亮眼睛,絕對嫵媚。如此養眼,自然也是老闆的“紅人兒”。帶上這樣的女秘書出入生意場,無疑能為老闆爭回幾分面子,特別是韓菲兒時不時地撒嬌獻媚,談判陷入僵局時,推推搡搡間嬌嗔幾 句,說不定生意就談成了。先天的優勢使韓菲兒在公司裡出足風頭。誰料,就在她得意洋洋之時,卻狠狠地栽了一個跟頭。一次,韓菲兒應邀與老闆共同參加一個客 戶的宴請,談新產品的宣傳策略。不巧,老闆人在國外,只能由韓菲兒代為出席。老闆特意交代她與行銷主管一起出席。“這樣的事我見多了,”韓菲兒暗想,“一 個人還不能搞定?”在她看來,應酬之事無非敬敬酒、換換名片,再加幾句捧場的話。於是,她自作主張,獨自一人出席宴會。當韓菲兒身著一襲綴著亮片的低領魚尾裙,抹著鮮豔的口紅出現在宴會大廳時,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對方老總是何等厲害的角色,眼見只來一位“交際花”似的人物,分明沒有把他們看在眼裡。一杯杯酒勸下肚,韓菲兒早已雲裡霧裡,說起話來口無遮攔。至於洽談業務,那就更不能跟對方站在同一平臺上對話了。一筆大單就這樣泡了湯,老闆對韓菲兒的評價急劇下降,不但給予公開點名批評和扣除獎金的處罰,而且再也不帶她出席業務洽談宴席。巨大的落差使韓菲兒自覺無趣,不久就灰溜溜地辭職了。

雙面麗人,為事業推波助瀾與韓菲兒一樣,江妍也有著姣好的容貌,曼妙的身段,然而,同是行走職場,江妍與韓菲兒卻有著不同的命運。憑藉一口流利的英語和 過硬的業務能力,一路拼殺,江妍終於闖進了這家知名企業。  面對新的挑戰,江妍決心大幹一場。可是,令江妍困惑的是,與老闆的溝通總像隔著什麼屏障,很 多話題難以展開。江妍加班加點做出的方案,每回交到老闆那裡便杳無音信了。一來二去,江妍漸漸摸出點門道來。畢竟是一個人才濟濟的大企業,江妍作為新人還 沒有完全贏得老闆的信任,如果沒有機會充分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如此溫火慢燉,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將局面打開。機會很快就來了。一次公司晚宴,江妍盛裝出席,她舉止優雅,顧盼生輝中流露出迷人的嬌俏,使多年來例行公事般的聚會,頓時有了“聚焦點”。

江妍徑直走到老闆面前,搭訕之余,也談了一些對公司目前專案的見解,她的嫵媚、大方以及適宜的談吐,給老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樣的自我展示確實為江妍的職場生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沒過多久,江妍所做的企劃方案就在公司董事會上被老闆大大表揚了一番。

由此,江妍領悟到:在工作中,除了業務能力外,“綜合能力”也相當重要。自此,她將業務能力和美麗外貌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日益獲得上司、同事及客戶的賞識,一步一步走向事業的巔峰。

心理點評:心理學家曾經作過這樣一個實驗:分四組對某個人給予不同的評價,藉以觀察這個人對哪一組人最具好感。第一組始終對其褒揚有加;第二組始終 對其貶損有加;第三組先褒後貶;第四組則先貶後褒。此實驗對數人進行之後,發現絕大部分人對第四組人最具好感。而對第三組人最具反感。這就是社會心理學上 所講的“阿倫森效應”。“阿倫森效應”給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即在他人對我們形成印象的過程中,應儘量避免由於表現不當,使他人對我們的印象向不良方 向逆轉。

有著美麗外表的女性,在職場上會給人留下深刻而良好的第一印象。然而,一旦發現這個人實際上比較膚淺,對她的印象就會大打折扣。她的撒嬌甚至會被理解為輕浮,由此,最終得不到領導和同事的真正尊重。韓菲兒的失敗教訓與江妍的成功經驗,值得職場中具有美麗外貌的女性再三回味。

阿倫森效應-日常生活應用

    01300000206900123959843467875_s.jpg

阿倫森效應

多年以前,有位老闆盛情邀請我到他企業附近的餐館進 餐。因為這家餐館的火鍋很有特色,所以他總是在這裡請賓客就餐。大家就坐後,服務員在每人面前擺上一個小火鍋,然後是精心配備的各種菜肴。準備就緒,服務 員開始為每位客人點火鍋。就在這時,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當一個個火鍋被點燃後,突然,從這些火鍋下的酒精盒裡鑽出了十幾個蟑螂,蟑螂耐不住高溫紛紛竄 到桌上,大家驚呆了……

服務員非常的抱歉,說:晚上這些火鍋都放在地上,剛才是一盤子端上來也沒檢查,蟑螂藏 在裡面,遇熱就鑽出來了。我假作生氣地說“把你們經理找來,不管什麼原因,這是你們管理有問題,我們怎麼在這裡吃飯?”服務員趕快去找經理了,而我的朋友 覺得很是沒有面子,氣憤不已。經理來了趕忙道歉。我很嚴肅地對經理說:“第一,您這裡不符合衛生標準,我可以向衛生檢疫站投訴,您恐怕要關張整頓了;第 二,你這裡管理不規範,基本操作規程沒有,這不是服務員的責任,您是要負責的;第三,我的朋友總把客人帶 到這裡,以後恐怕他不會來了。你覺得怎麼辦?”那經理真是無言以對,戰戰兢兢。於是我話鋒一轉,開始了表揚。我說:“如果您能馬上給我們滿意的改善,我們 還是很信任貴店的。你看,你們配置的口味要不好,我的朋友絕不會總來;您的下屬態度很好,行動也敏捷,所以你立即就來賠不是了。挺好的餐館,下些功夫還是 很有希望的,對嗎?”那經理和服務員頓時放鬆了,連連點頭,迅速調整。“給客人們換個桌,一會給老朋友送兩個菜,今天我給您打個折扣,這是我的名片……” 一系列優惠是那麼的真誠和大氣。

請客的老闆問我,“老師,您怎麼也會這招?”我問他指的是哪一招,他說,在我們企業裡,這就是打一巴掌揉三揉。您可是把那店老闆揉舒服了。“打一巴掌揉三揉”是一種民間偏方,有效地運用於先鞭策再鼓勵,促動人的積極性。心理學上則稱為“阿倫森效應”。

心理學家阿倫森認為,人們大都喜歡那些對自己表示讚賞的態度或行為不斷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態度或行為不斷減少的人或事。他用實驗證明,對某一 人給予不同的評價,用四種不同的模式:始終褒揚有加,始終貶損否定,先褒後貶,先貶後褒。結果,絕大部分人對第四種先貶後褒最具好感,而對第三種先褒後貶 最為反感。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從倍加褒獎到小的讚賞乃至不再讚揚,這種遞減會導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較平靜地加以承受。然而,繼之不被褒獎反被貶低,挫折感會陡然增大,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遞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悅及心理反感的。相反,先給予批評和否定,使其認識問題的嚴重性和自己的不妥,再給予足夠的肯定和鼓勵,會使對方從挫折中走出來,深懷感恩之心,看到希望,奮起努力。

所以,大多數人喜歡褒獎不斷增加,批評不斷減少。我們就要善用褒貶,先貶後褒。當然,阿倫森效應也可以給我們另外的提示,職場中,日常工作與生活 中,要儘量避免由於自己的表現不當造成他人對自己印象向不良方向的逆轉。同樣,在形成對別人的印象判斷過程中,也要避免受阿倫森效應的影響。

初戀的情人,因為有緣相識而興奮不已,把所有的好話說盡,盡自己所不能也要滿足對方歡心,雖然真誠,但是很難持久。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再沒有那麼多的甜言蜜語,也不能繼續支持超限的奉獻,對方就會覺得你對其一天不如一天,漸生矛盾。

初入職場的年輕人,為了得到領導的認同,同事的接納,往往會“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惜借助他人資源,也要盡力表現出眾。可是,後來自己身心很難支持,漸漸無聲無息,反倒被人認為“三分鐘熱氣”不屑一顧。人們對事物、對人的期待都是不斷提高的,高開始,低結束最令人失望。不斷進步和與時俱進才是情理之中。

阿倫森效應-職場困擾

    

阿倫森效應

溫嵐大學畢業後,來到四季如春,充滿青春魅力的廣州。較好的專業為溫嵐尋找工作提供了良性環境,她幸運地被一家中型化工企業聘用。身處繁華都市,工作舒適,薪水不菲,一切都那麼美好,讓溫嵐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為了給大家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增進同事問的融洽度,她每天第一個來公司打水掃地,節假日主動要求加班,上司佈置的任務有些她明知憑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困難,也硬著頭皮一概承攬下來。很快,大家對這個美麗又勤快的姑娘好評如潮。

三個月後,從電話裡得知母親生病的事後,因為擔心和牽掛,溫嵐在工作中分心了,情緒也十分低落,想做點事也因心煩意亂不能進入狀態。她知道母親要住 院自己還缺一大筆手術費,更是憂心如焚,晚上竟有了失眠多夢的症狀,這不僅影響了白天的精神,還因頭腦昏昏沉沉致使工作頻頻出錯。

受了上司的幾次批評後,溫嵐顯得越發沮喪,萎靡不振,幹任何事都沒勁,心情正不爽時,加薪報表又下來了,溫嵐一看自己沒有通過,很是委屈。

下午上班時,辦公室的飲水機沒水了,落落寡歡的溫嵐也沒心思去換。以往對自己讚不絕口、親切地稱她為小妹的大李拿著空口杯邊搖頭邊嘟囔著:“現在的年輕人呀,真讓人看不懂。”

聽了這話,溫嵐的失落感再次湧滿心扉:一個人漂泊在這個人流匆匆的城市中,競爭是那麼殘酷無情,就連以往建立的良好人際關係都經不起一丁點波折,一切令她無所適從。溫嵐總覺得自己漸漸成了一尾受了控制的魚,無法像以前一樣暢遊在自己所熟悉的公司環境中,無法適應南方這種快節奏的人情冷暖的瞬息萬變,更無法接受沒有硝煙的明爭暗鬥。巨大的落差讓溫嵐一下頹敗至極,一想問題就頭痛欲裂,甚至於連上班都沒興趣了……對

病名解析:在社會心理學中,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讚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歡那些關懷表揚不斷減少人或物。這就是“阿倫森效應”。溫嵐的症狀即是由於各種原因的影響,導致同事、上司對其由褒賞讚揚慢慢變成眨損造成的。

病症表現:

1、精神上:得到肯定時情緒高昂,對工作生活有熱情。

2、生理上:失眠、灰心、緊張、焦慮。

3、行為上:具有社會退縮性,缺乏進取心,對學習,工作無興趣。

專家支招:

防治阿倫森效應,可從三方面入手:一是防患於未然。平時注意加強心理素質的 培養,增強心理適應能力。二是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應該盡力避免由於自己的表現不當所造成的他人對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轉,多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周圍的褒 貶,並避免受它的影響而形成錯誤的態度。具體可採用支持療法,首先正視對消極因素的看法,然後利用內外資源從支持性心理療法一步步向穩定性支持療法轉移。 三是可酌情利用臆想法,從精神上取悅於自己,再以輕鬆姿態面對現實。

心理自測:

1、聽到讚揚心情舒暢,工作勁頭足。

2、對別人的指責,總懷逆反心理。

3、心態決定自己的當天的言行。

4、失意時,內心無助茫然感一日強似一日。

以上如有三項符合,則要適時調整你的心態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阿倫森效應
    全站熱搜

    H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