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某人的社會行為總有一定的圖式,這種既有的因式會使該人交往時作出符合因式的行為,也就是說其行為表現符合他人對其行為的期望,這就是行為證實偏差。
它實質上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斯奈德等人(M.Snyder,E.D.Tankel977)讓一些男性被試在電話中與他們不相識的女人交談,事先告知一些被試,與他們談話的女人相貌很漂亮,告訴另一些被試與他談話的女人相貌不好。
詳解
人們既有觀念或期望會影響他的社會知覺和行為。他們總是有選擇地去解釋並記憶某些能夠證實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圖式的資訊,此為認知證實偏差。例如當我們認 為某個人是外向型的,以後對該人所表現出的與外向有關的品質(如熱情、好交際等)注意得更多,並容易回憶起來。而該人所表現的與外向無關的品質(如謹慎、 敏銳等)則不怎麼注意。同樣,人們根據社會刻板印象去評價個體也是要證實個體與其頭腦中既存的圖式是相吻合的。證實偏差導致個體過分相信自己判斷的準確 性,評價一旦形成便不輕易改變。這種偏差在錯覺相關效應中最明顯。如果兩種因素相互聯繫,人們就更容易注意並記住它們相互聯繫的資訊,這種期望歪曲了人的 知覺和記憶,使人將兩種因素之間聯繫知覺得比實際上更強烈。
有關研究
研究者分析了被試對電話中女人談話的評論,發現那些被告知很漂亮的女人的談話被認為比那些不漂亮的女人的談話熱情得多、可愛得多。原因在於,男性被試 與"漂亮"女性談話時更熱情也更可愛,對方便作出了相應的反應。其實,與他們談話的女性未必真的漂亮,但男性被試關於漂亮女性行為的圖式引導了她們作出與 之相吻合的行為。
具體事例
例如:文茜是一所重點大學的研究生,經過幾輪的面試,她擊敗了幾十位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滿懷著勝利的喜悅來到一家大型企業,準備大展身手,可是四個月的工作經歷不僅使她希望破滅,而且跌入了失望的深淵。
不堪情緒的壓力,她來到了諮詢室。坐下之後,她就開始控訴自己的頂頭上司,宣稱上司故意冷落她,甚至給她小鞋穿。
她提出的第一個證據就是上司對她很冷淡,但是對其他的員工都比較和藹,比如早上見面,上司會向其他人熱情打招呼,可是就是不理自己。我反問文茜:“你主動向他打招呼了嗎?”文茜搖搖頭。我告訴她,上司沒有向下屬問好的義務,下屬倒是應該主動向上司問好。
於是文茜又說了一大堆“證據”,我沒聽完就打斷了她的話:“你是不是可以舉出幾十件類似的事情?”她點點頭。“這就是你的問題所在。”我說。
其實,文茜是陷入了自己製造的一個陷阱——用心理學的術語說,就是“證實偏差”。正如很多新人 一樣,帶著對上司的敬畏,她進入了公司。這種敬畏使文茜對上司有一種莫名的敵意,把自己的上司妖魔化成一個“小氣”、“冷漠”的人。人們已有的觀念或期望 會影響他的判斷和行為。他們總是有選擇地去解釋並記憶某些能夠證實自己已有觀點的資訊,這就是認知“證實偏差”。
有心理學家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研究者讓一些男士在電話中與他們不相識的女士交談,事先告知一 些參與者,與他們談話的女士相貌很漂亮;告訴另一些參與者,與他談話的女士相貌不好。結果發現,那些被告知與很漂亮女士的談話,比與那些不漂亮的女人的談 話熱情得多。原因在於,男士與“漂亮”女士談話時更熱情也更可愛,對方便做出了相應的反應——其實,與他們談話的女性未必真的很漂亮。
這樣就不難理解文茜的想法了,她在沒有與上司長期相處之前就設定了一個命題:上司故意針對她。於是在工作中不斷收集各種能夠證明這個觀點的“證據”。更糟糕的是,她在日常工作中也秉承這樣的觀念與上司交往,這樣很可能會引發上司對她不滿,甚至是惡意的反應。
因此,我建議文茜換一個命題:積極地看待上司,並用積極的態度來交往。那樣,她就會得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結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