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去做愚蠢而不合理的事情:十大傑出社會心理學研究(四)
我們陰暗的內心:斯坦福監獄實驗
“最卑劣的行為就像有毒的雜草一樣繁茂地生長在監獄的空氣裡”——Oscar Wilde。
最好的心理學實驗總是問著關於人性的永恆的問題,例如,是什麼讓一個人變得邪惡?一個好人也可以犯下惡行嗎?如果可以,是什麼讓人們越過那條界線?有沒有一個臨界點,當它被跨過之後就會釋放出邪惡?又或者是人們所處的處境決定了他們的行為?
我們為什麼去做愚蠢而不合理的事情:十大傑出社會心理學研究(四)
我們陰暗的內心:斯坦福監獄實驗
“最卑劣的行為就像有毒的雜草一樣繁茂地生長在監獄的空氣裡”——Oscar Wilde。
最好的心理學實驗總是問著關於人性的永恆的問題,例如,是什麼讓一個人變得邪惡?一個好人也可以犯下惡行嗎?如果可以,是什麼讓人們越過那條界線?有沒有一個臨界點,當它被跨過之後就會釋放出邪惡?又或者是人們所處的處境決定了他們的行為?
我們為什麼去做愚蠢而不合理的事情? 1959年的一個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實驗證明了我們如何以及為何對自己撒謊。對這個實驗的理解很好地解釋了我們內在動機的陰暗世界。
研究證明我們總是認為別人和我們有同樣的想法,並且假設和我們意見不一者的人格有些極端。
許多人很自然地認為他們是“天生的心理學家” ,他們認為預測其他人的態度和行為相當容易。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訊息建立在無數以往的經驗的基礎上,包括我們自己和他人的經驗,我們因此就理應具備可靠的洞察力了嗎?
如果你對一些問題總是猶豫不決,比如︰去見哪個朋友?賣哪個房子?從事什麼頭班?試著問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項羽是怎么做的?遙想兩千兩百多年前,項羽率兵跨過長江直入敵軍領地,如何做出決策?破釜沉舟。
我們為什麼去做愚蠢而不合理的事情:十大傑出社會心理學研究(七)
為什麼群體和偏見能如此容易地形成:社會認同理論
這項經典的社會心理學研究證明了人們只需要一點點藉口就可以形成群體,並開始歧視不屬於這個群體的其他人。
人們在群體中的行為總是引人入勝而又時常令人煩惱。一旦人們組成了群體,我們就開始做出奇怪的事情:模仿群體中其他成員的行為,偏袒自己群體中的成員,尋找一位可以頂禮膜拜,並抗擊其他群體的領袖。只要去看看Sherif做的Robbers Cave實驗就能夠發現,要挑起不同群體間的衝突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藍勃教授是數學界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獲得過被譽為“數學界中的諾貝拉獎”的菲爾茨獎,他給上他課的大學生們留了一道難題,題目寫在了樓道的黑板上,並稱,看看誰能在學期結束前給出答案。
看看誰能在學期結束前給出答案,藍勃教授這句話的真實意思其實是,我不相信你們有誰能給出答案,畢竟,作為數學界的頂尖人物,他當年是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答案的。
但是,沒兩天,黑板上就出現了答案。但是,這個人並不願露面,儘管露面可以享受難得的榮譽。
1. 責任分散效應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巴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 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戶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戶,兇手嚇跑了。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兇手又返回作案。當她又叫喊時,附近的住戶又打開了電燈, 兇手又逃跑了。當她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兇手又一次出現下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
童話是由成人製造的 講給孩子聽的 這更像是一場慾望的謊言 竭力掩蓋慾望 但卻欲蓋彌彰
世界上只有兩種床頭讀物,一種是《Playboy》,另一種就是童話。前者是做春夢的好幫手,後者也是讓孩子進入夢鄉的必要手段。
童話真的那樣純潔無暇嗎?羅伯‧達頓等歷史學人指出︰童話也是一種歷史資料,儘管帶有幻想色彩,但它擺脫不了春夢的味道。
Procrastination的形成
1. 一個人認為自己5天之內可以做完一件事情,所以在離deadline還有15天的時候一點不著急,直到最後只剩5天了才開始。
2. 這種緊迫感和焦慮往往促發人的斗志,會讓自己覺得,自己只有在壓力狀態下才有做事情的狀態。
3. 最後拿到成績的時候,成績往往不是很差,這樣子就強化了自己最適合在deadline之前短期高壓的狀態下工作的心態,並且對以後的行為不斷進行自我暗示。
人際吸引其實只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接納的預言”聽起來有些神祕,其實卻很簡單︰當我們認為其他人會喜歡我們,我們對他們的回應會更熱烈,這樣會讓他們更加喜歡我們。當我們覺得別人不那麼喜歡我們,我們的行為會更加冷淡,他們也就會不喜歡我們。
這其實就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因為如果我們期待被接納就會被接納,期待排斥也就得到排斥。這個原理可以非常直觀的用來解釋人們是怎么開始互相喜歡(或不喜歡)對方的。不過關於接納預言這個問題,心理學家還在驗証它的真實性。
我們通常只覺得認為,你越了解一個人就會越喜歡他,可事實卻是我們對一個人了解越多越不喜歡他。
薩特說︰“他人即地獄。”
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
喬治.簡.納森︰“為了讓別人看起來有趣我只有喝醉”
班傑明法蘭克林︰“魚放三天發臭,客住三天討嫌”
不管別人有時討嫌的程度有多高,我們總能永不疲倦的對建立新的人際關係保持樂觀,你不覺得這很奇怪嗎?事實上,人們似乎時刻準備著去喜歡別人。所謂的“簡單曝光效應”──一項強有力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只要簡單的增加一個人在我們面前出現的次數頻率就會讓我們更喜歡他。
自我表露是件需要勇氣的事。
我們有時會處於左右為難的困境,擔心說出內心的想法卻遭到拒絕和否定,也擔心不說出來會陷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孤立無援。
其實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不自覺的表露著自己。你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會和他們說你的想法,即使你不想理他們,你的沈默和姿勢也在透露著這樣的訊息。我們透過語言、手勢、身體姿態和聲調和他人交流。非言語溝通往往包含著許多無意識片段的流露。所以問題不在於你是否表露自己,而在於如何恰當有效的表露自己。
日本人雖對中國文化佛教非常崇尚,可對性的看法和做法卻極不相同,日本的性開放程度不次於歐美,但他們對性的態度十分獨特和歐美並不一樣,有些讓人難以接受,毫不誇張地
這些圖片是科學家跟一位心理學家一起合作的成果,並且經過歷時幾年的全球性測試,他們收到這個研究的附應之後,再小心地調較各個圖片的顏色及形狀,然後再次進行測試,直至他們得到這些非常成功的圖片,這些圖片代表了九種不同的性格。據稱這是全球最準確的性格測試。希望你喜歡這個測驗﹗快來看看你們的性格如何吧。
據稱這是全球最準確的性格測試。希望你喜歡這個測驗﹗
快來看看你們的性格如何吧。測試圖片如下,最好在5 秒鐘內選出你喜歡的圖片,不要猶豫!
中國人最愛湊熱鬧,什麼事情都是一哄而起(然後是一哄而散)。最近,網上關於天才的討論不亦樂乎,我也愛湊熱鬧,就天才的事情說兩句。
我比較喜歡組織大家做遊戲,其中一個遊戲和天才有些關係。遊戲的規則就是讓一群人(最好超過30個人),每個人給出一個從0-100之間的整數,然後把大家的數字求算術平均值,如果誰的數字和這個算術平均值的2/3最為接近,那麼誰就獲勝。
讓我們思考一下,你會選那個值?
50? 100? 33? 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