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n 24 Sun 2010 15:57
13種管理時間的方法
- Jan 24 Sun 2010 15:55
卡尼曼前景理論
年複一年,日復一日,發生在你我身邊的財富現象無窮無盡,顯得撲朔迷離。而我們,總是不斷嘗試著給這些凌亂的財富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釋,並借此預測未來。《財富周刊》帶給讀者一種解釋財富現象的新視角─-
從心理學角度研究經濟學
- Jan 24 Sun 2010 15:34
性格決定壽命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研究者們把人的性格也分為與身心疾病對應的A、B、C、D四種主要類型。這些身心疾病多數跟我們的壓力有關,受社會-心理原素的影響。我們了解這方面的常識,對於防治那些嚴重威脅人類的疾病是非常有益的。
- Jan 24 Sun 2010 15:25
那些偉大而自戀的眼淚(鐵達尼號)
所有愛情故事的都具有三段式架構──
第一,相愛,祕密的;
第二,阻力,來自第三方的; 第三,勝利,出人預料的。
- Jan 24 Sun 2010 15:22
心理學與算命
學心理學的人往往遇到尷尬的情形,很多時候人們聽到你的專業就問你會不會算命。這種曲解如果從積極的方面理解,說明多數人都認為心理學是掌握了人的特徵和發展規律的一門科
- Jan 24 Sun 2010 15:08
智力遊戲 之 意想不到的老虎謬論
* 公主︰父親,你是國王。我可以和麥克結婚嗎?
* 國王︰我親愛的,如果麥克打死這五個門後藏著的一只老虎,你就可以和他結婚。麥克必須順次序開門,從1號門開始。他事先不知道哪個房間裡有老虎,只有開了那扇門才知道。這只老底將是料想不到的。
- Jan 24 Sun 2010 15:04
智力遊戲 之 紐柯姆謬論
M︰一天,一個由外層空間來的超級生物歐米加在地球著陸。
M︰歐米加搞出一個設備來研究人的大腦。他可以十分準確地預言每一個人在二者擇一時會選擇哪一個。
- Jan 24 Sun 2010 14:48
男女誰話多?
是地球人都知道︰男人長嘴為吃飯,女人長嘴為扯淡。美國偏有一位M教授不信邪,他在7月6日那一期《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一份調查,聲稱女男講話一般多,都是平均每天一萬六千單字量。而且,
- Jan 23 Sat 2010 19:24
目光意味著思考
老師們,請注意: 那些看上去不理會你的學生可能實際上是正在為尋找正確答案而在大腦中處理複雜的訊息。
最近研究發現,當學生的目光從老師或者其它人的臉上轉移開時,他們更有可能是在思考正確答案。
- Jan 23 Sat 2010 19:22
愛情5定律
愛情是一種上癮的症狀,如同吸煙喝酒一樣,大腦耍了個小把戲,把心中感受的喜悅和外界事物結合起來,於是認為這種感覺正是來自於眼前的這個人。
“愛”,簡簡單單的一個字,包含了人類的許多種本能和情緒︰性欲、浪漫、激情、依戀、承諾和滿足。但是,兩個人之間的化學回應並不只是大腦的分子作用,就像撞球遊戲的直來直去,父母對我們的影響不能抹殺;甚至我們讀過的每一本書和流著淚看完的每一部電影都會對我們選擇伴侶產生影響。
- Jan 23 Sat 2010 19:21
睡前行為看男人性格
男人在大多數時間裡都把自己深深地隱藏起來,讓想了解他們的女人們無法一窺究竟。不過百密必有一疏,男人在臨睡前那短短的時刻裡,他們最自我的生活模式、心境均表現無遺。就讓我們來揭開他們臨睡前的行為祕密吧。
- Jan 23 Sat 2010 19:19
自殺預防手冊
自殺的情況常常跟我們預想的不同
自殺事件看起來帶有突發性,一旦發生,令周遭的人感意外詫異。其實大部分自殺者都曾有過明顯的直接或間接的求助訊息。他們在決定自殺前會因為內心的痛苦和猶豫而發出種種信號。研究顯示百分之七十五自殺身亡的人,在自殺前三個月內曾找過醫生幫助。當有些人向他人透露自己會自殺
- Jan 23 Sat 2010 19:16
男女搭訕的心理學
第一次和她/他見面,該說些什麼?
似乎無關要緊的搭訕,並非無關緊要 對於女性來說,從男性的搭訕語,你可以迅速知道他要尋找的是哪種類型的對象;對於男性而言,如果你要找的是外向型女子,最好是多開幾個玩笑。一般來說,外向型女子最喜歡“領導者”類型的男子,而精神質的女子(表現為孤獨、冷酷、敵視、怪異等),則偏向於薄情的壞男人。
如果你的搭訕語中充滿性的暗示,結果將會很糟糕,以充滿性暗示的開局者得到進一步發展感情的機會是最少的。
- Jan 23 Sat 2010 18:45
年齡的意味
Lisa開始變得優雅。簡潔精美是她最新的風格,她放棄了牛仔褲、緊身款、鮮豔色彩的服飾,將它們永遠壓在了箱底。這不再屬於她的年齡──“我已經有了新的形體。”
May一直想在鎖骨處紋一個錦鯉圖案的文身,那是她長久以來向往的事。但是猶豫遲疑了很久以後,她放棄了。“三十多歲的女人做二十歲年輕人最熱中的事兒,會被人輕視的。”
Chirs最近越來越煩躁,因為她和新男友在一起似乎再也感覺不到戀愛的激情與甜蜜,更多的時間用來設計如何才能叫他開口求婚。“我已經不年輕了,沒有時間再玩長久的戀愛遊戲。”
- Jan 23 Sat 2010 18:41
路西法效應︰普通人心中的惡魔
讀了艾倫的《魔鬼在人間行走》,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項經典的心理學研究,研究者是最著名的心理學入門教材《Psychology and Life》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社會科學工作者很少使用“善”、“惡”這樣的詞彙。大多數人更喜歡使用“暴力”、“攻擊性”這樣的詞,或者用客觀中立的精神病理學術
- Jan 23 Sat 2010 18:38
網路遊戲中的人類行為
1997年8月9日,遊戲史上最著名的角色之一在遊戲中公開演講的時候被殘酷地“刺殺”了,這就是著名的《網路創世紀(UO)》Beta測試中發生的 “不列顛王遇刺事件”。當時為了對伺服器進行壓力測試,確定一下伺服器究竟可以容納多少玩家同時遊戲,遊戲的創始人理查(id為“不列顛之王”)在伺服器裡面搞了一個活動。一位遊戲id為Rainz的玩家對不列顛之王使用了“火牆”法術,不想竟然意外地把他干掉了。這一事件讓UO成為一時之間的熱門話題,同時也預示著PC遊戲新時代的來臨。當時網路遊戲小說(可不是現下那些YY小說)有不少拿此作為題材。
- Jan 23 Sat 2010 18:07
社會學解讀︰愛與親密關係
作者簡介︰朱偉玨,日本名古屋大學社會學博士、同濟大學哲學與社會學系副教授。
系列講座《愛是什麼?》
晚上好。很榮幸能有機會跟大家共同來探討關於愛情和兩性關係的話題。我們知道,愛情不僅是文學和藝術的永恆主題,也是現代科學的重要課題。
- Jan 23 Sat 2010 18:04
人格心理學的寓言
國王亞瑟被俘,本應被處死,但對方國王見他年輕樂觀,十分欣賞,他要求亞瑟回答一個十分難的問題,答出來就可以得到自由。這個問題就是︰
“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亞瑟開始向身邊的每個人徵求答案︰公主、仙女、牧師、智者……結果沒有一個人能給他滿意的回答。
- Jan 23 Sat 2010 17:59
身邊的好日子
我們總是認為那些過著好日子的人沒有一丁點的痛苦和煩惱,他們銀行裡有錢,車庫裡有車,許多人自己有公司,即使他們本人在睡覺釣魚旅遊的時候,也有人在為他們賺錢。這些都是好日子的象徵,過得好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沒有一樣東西不好。
我的一個女朋友,艷羨這樣的好日子,她國色天香聰明伶俐,很快就接觸到這種生活。當然最後她功虧一簣沒有取得過這種生活的“終身特權”,現下依然每天穿著高跟鞋在公司裡奔自己的“好日子”。
- Jan 23 Sat 2010 17:58
沒有統治者的和諧社會
在人們的心目中,沙漠是沒有生機的。其實並非如此。在美國亞利桑那的沙漠,光是生活在那裡的螞蟻就有10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以采集種子為生的紅色斬獲蟻。夏天雨季是它們的繁殖季節。每個夏天,一旦開始下雨,長著翅的年輕蟻後和雄蟻就試圖飛出巢尋偶,但通常被工蟻給硬拽了回去。突然有一天,一般是在第二或第三場雨之後第一個晴朗的下午,
- Jan 23 Sat 2010 17:56
第三人稱講述“我”自己
一位朋友在博客裡提到為人熟知的阿蘭德隆,這位在法蘭西也同樣是風雲人物。曾經有段時間不少短劇在嘲諷他。原因之一就是他在說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不是用第一人稱而是第三人稱,張嘴就是︰阿蘭德隆認為…. 很多法蘭西人很鄙視這種說法,畢竟該自己的事兒不用第一人稱是件讓人譏諷的事兒。而且對人不禮貌。你可能會猜想一個演員或者主持人這么做,確實可以不斷加深觀眾對他們名字的印象。那麼一個普通人這么做會是什麼原因,又有什麼作用呢?
- Jan 23 Sat 2010 17:55
太多選擇的煩惱
常常聽到有人這樣說︰ 「我沒有選擇。」 這句話隱含著一層重要的意思︰可供選擇的東西如果多一些結果一定會更好。從邏輯上看,這很自然,人總在追求更大的自由,而人的自由很大程度上體現為選擇權力的大小和機會的多寡。然而最新研究揭示,實際情形遠非這么簡單,選擇機會超過一定數量就會變成一件壞事。準確地說,選擇行為在心理上的正面效應並非總是隨著機會數量的增多而增加,而是上升─達到頂點─下跌,因為隨著可選機會的增加,選擇帶來的正面情緒漸趨飽和,負面情緒加速增長,淨效果便是「好的感覺」先升後跌。例如在美國,過去三十年來經濟增長了一倍有余,但調查顯示,隨著機會和財富的增加,感到福祉的人反而減少了百分之五,即一千四百萬人之多。為什麼會這樣?
- Jan 23 Sat 2010 17:40
遗忘是如此迅速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時間的流逝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記憶的。我的記憶力經常使我很驚訝,雖然往往都不是在好的方面。我最近就重新看了一本曾經在13年前讀過的一本書,這本小說是我非常喜愛的一個作家寫的,不但文筆生動,並且故事也十分吸引人,情節扣人心弦。
儘管如此,我現下對當年頭一次看這本書的事卻沒有一點印象了,幾乎所有有關這本書的記憶都在這幾年裡煙消雲散。其中的情節、大部分人物和任何場景我都記不得了,唯一還模糊的記得小說主角的名字,不過我也不敢確定這個名字是不是我杜撰出來的,畢竟其它關於這本書的任何內容我都記不得了。
- Jan 23 Sat 2010 17:38
舌尖現象,堵塞的記憶
“電影裡的那個家伙叫什麼來著…..你知道的…他是….不不,不是丹澤爾華盛頓,是另一個人。哦天啊,我知道的,就在嘴邊說不出來。這真讓我崩潰。我知道他長什麼樣的,太荒謬了,不,不是丹澤爾華盛頓﹗”
這種舌尖現象,簡稱為 TOT(Tip of the Tongue) ,就跟咱們常說的”話在嘴邊”是一個意思。在心理學領域得到充分的研究,我們最常舉的例子是Daniel L. Schacter在其1999年發表的論文記憶七宗罪中所提到的一宗罪“記憶堵塞”。我們常常有這樣的主觀體會那就是,記憶中的那個詞明明就在那裡,但是我們卻不能把它完全說出來。
- Jan 23 Sat 2010 17:37
健忘 。焉知非福 ?
今天要說的是記憶七宗罪系列中的第二宗,健忘。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談到︰如果我們沒有加強刺激的記憶,那麼我們就往往會把那些事情忘掉。此外還會談到為什麼健忘這種現象也不一定是一件壞事。
- Jan 23 Sat 2010 17:35
記憶是如何扭曲和虛構的︰錯誤歸因
1975年的夜裡,澳洲心理學家Donald M. Thomson走進電視直播間錄製一期有關於目擊證言心理學的談話節目。當他正在談論人們如何能夠最佳正確回憶出犯罪者面容的時候,他根本不知道此時此刻正有人根據他的面容指控他為強奸犯。
- Jan 23 Sat 2010 17:28
光環效應︰你的大腦是個謎
我們為什麼去做愚蠢而不合理的事情?我們是為何難以進入自己的思考過程?如下的十大社會心理學研究中,證明了我們是多么難以進入自己的思考過程。
- Jan 23 Sat 2010 17:26
服從威權還是墨守陳規?
我們為什麼去做愚蠢而不合理的事情:十大傑出社會心理學研究(五)
Stanley Milgram:服從權威還是墨守陳規?
有什麼心理學實驗可以如此有影響力,以至於只要參加了這個實驗就可以改變你對於自己和人性的看法?什麼實驗過程可以促發人們大量地出汗和顫抖,使得10%的人極度難過,同時讓其他人陷入歇斯底里的狂笑?什麼發現可以如此強大有力,以至於它招致了很多心理學家的瘋狂反駁?歡迎來到十大心理學研究的第六個提名,正如你所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可是先不要爭論,因為這個研究引來了大量的批評,有些人說它的斷言過於浮誇。